第三十二章 直接掀起国风潮!

第三十二章

触动之中。

副歌开始。

“庐州月光,洒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太多的伤。”

“难诉衷肠。”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庐州月光。”

“梨花雨凉。”

“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家乡月光。”

“深深烙在我身上。”

“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林易的声音传遍整个会场。

他一改前两场风格。

从孤独到热血,再到现在的温柔。

他温柔的声音,阐述着浓厚的感情。

不急不忙。

缓缓讲述着心中的思念。

对于林易的改变。

观众们不仅不觉得奇怪。

反而觉得万分欣喜。

心中对林易更是崇拜。

因而在副歌唱完之后,又开始大声欢呼林易的名字。

……

导播室。

黄婕又嗨了。

她和网友们一样,大声的喊着林易。

一旁的副导演一脸无奈之色。

认识黄婕这么多年。

她从未见过黄婕这样。

可这几场录制。

几乎每一次林易登台,黄婕都会变身忠实小粉丝。

唉!

只能说这个男人太迷人。

又或者说。

这个男人才华太耀眼。

谁见了谁都忍不住心动。

……

前排的老薛和杨蜜更是直接站了起来。

大声喊道。

“林易!”

“林易!”

“巨星!”

“巨星!”

“加油加油!”

唯有华辰宇此时黑着一张脸。

他想不通。

他不明白。

为什么。

这个人的创作能力会如此夸张。

为什么这个人没有任何创作瓶颈。

为什么他可以一次一次的粉碎别人对他的看法。

当他唱完《消愁》之后。

所有人都觉得。

他仅有那么一首神作。

可他很快就掏出了《孤勇者》。

然后人们觉得,《孤勇者》应该是他最后的辉煌!

可这一场呢!

他又来了一首《庐州月》!

到底有完没完了!

华辰宇感觉胸口憋着一团气。

可又不知道如何处理。

只能恶狠狠的盯着舞台上的林易。

……

再说舞台之上。

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了阵阵流水之声,这声音不大不小,却与整首音乐的曲风万般契合。

薛之慊眼前一亮。

心中更是为林易的大胆操作而惊叹。

作为音乐人。

薛之慊非常清楚。

这种流水之声与大多数歌曲都是违和的。

尤其当伴奏是钢琴、吉他、贝斯、甚至是交响乐时,这种违和感会体现的更加强烈。

但是林易这一首曲子压根没用到上面的那些乐器。

甚至。

一改当今风潮。

直接使用民乐。

古筝!

古琴!

笛子!

这些华夏民乐消失太久了,粗略估计一下,起码已经有十多余年没有出现了。

不知情的人。

还以为这些凝聚着华夏古老文化的乐器,早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

台下。

一个八九岁的孩童小声问道:“妈妈,这些声音是什么乐器发出来的啊?我感觉好好听,比我之前听过的任何乐器声音都好听。”

孩子母亲噙着笑容,说道:“这些呀,叫做民乐,最开始的是古筝声,然后是古琴声,现在是笛子声音。”

“民乐?”

孩童依旧一脸疑惑,问道:“什么是民乐啊?”

孩子母亲并没有不耐烦,反而认真思索起来,随即回答道:“民乐呢,是咱们民族的音乐,是咱们国家的音乐,是一代又一代古老文明,凝聚下来的音乐乐器。”

孩童露出一丝明悟的表情。

她眨着眼睛。

看着舞台上演奏的乐团。

忽然做出了决定,说道:“妈妈,我不想去上钢琴课了,我想要学古筝!”

孩子妈妈转过头来,问道:“豚豚,学古筝可以,但是你得告诉妈妈,你突然要去学古筝,是因为什么?”

孩童这次没有多想,直接说道:“就像妈妈说的那样,民乐是咱们国家的音乐,而我呢,是咱们国家的小孩,所以我要去学民乐,而且妈妈,你难道不觉得,民乐特别特别好听吗?”

“当然!”

孩子妈妈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这么决定了!”

……

孩童和其妈妈交流之中。

舞台上的林易已经唱完了一段。

开始了这首歌最后的副歌。

“庐州月光,洒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太多的伤。”

“……”

“家乡月光。”

“深深烙在我身上。”

“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和前面一模一样的歌词。

但是。

这一段演唱的情感却截然不同。

前面林易唱的很温柔。

如同讲故事一般。

可唱到这里。

他隐藏的情感呈井喷式爆发。

将他心中的思念彻底宣泄出去。

一样的庐州。

一样的流水。

一样的小桥。

一样的月光。

唯一不同的。

便是这里没有了你的身影。

便是你不再陪在我的身边。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