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齐王

扩廓帖木儿对大元忠不忠心?

扩廓自己也想过,当(至正二十五、1365)年孛罗帖木儿伏诛,自己率军扈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回京师,未听奇皇后之意,逼元帝禅让,拥立皇太子上位,到底是对是错?

元帝昏庸无道,众所皆知,但逼退让位,这是「大逆不道」之举。

况且义父生前一再告诫,勿参与宫廷斗争;所以在至正二十六年初,便借机外出征伐逆贼,受封河南王,代皇太子「亲征」,总天下兵马,进驻山西、山东、河南等地。

不过,亦仅因「逼退」之事,让奇皇后、让皇太子记恨在心,以致后来朝廷剥夺了自己的兵权,另又成立「大抚军院」,由皇太子实掌军权。

甚至,还用高官厚禄,利诱自己手下骁将貊高、关保等反叛,与关中四将跟自己对战,下诏在战场上杀了自己也可以!

相当初,自京师外出征伐,中书省过半官员随从的大场面,到沦落至削官夺权,被关中四将对抗,被自己的骁将追杀。

最后不得已,只好在战场上见真章,先前便擒获了貊高、关保,斩杀他们两人。

如今,眼见大明军进逼京师,朝廷才又赶紧恢复自己的官爵。

扩廓自己想着,其实当初就算「逼退」元帝,也是无用;朝廷早被所谓的「大根脚」把持,这些朝廷的大员们,腐败不堪的根脚们,盘根错节、交相掩护;除非从根拔除,另立黄金家族成员上位,否则也无济于事。

义父察罕,也是如此想,过去不太听命于朝廷,要自己不参与宫廷内斗,在山西、山东屯田耕作、秣马厉兵,防守南方、静待时机。

不过,现下京师陷落,皇上北奔,大元的国运已处于旦夕之危。

虽然元帝反复无常,皇太子恩将仇报,但总是大元朝君主,是当今皇上与未来皇上啊!

义父、生父、自己,都身受国恩,为大元朝的重臣,应不应该为大元朝尽心尽命?

………

朱元璋在上(八)月中便下诏,令大将军徐达将部分征虏军及归附降军,沿途至北平府设置卫所,随后又将六卫所改名;飞熊卫为大兴左卫、淮安卫为大兴右卫、乐安卫为燕山左卫、济宁卫为燕山右卫、青州卫为永清左卫、徐州五所为永清右卫。

本来,这是刘基在征进阵图中建议,藉以扰乱扩廓的判断,以为大明军主力,将以经营山东、河北为主。

但自八月初二攻陷大都,等了一个多月,扩廓都没有动静。朱元璋不想再等了,心想我大明朝大军,纵横南北,所向披靡,大军所到之地,非降即溃,四处奔窜,难道还怕你年轻的扩廓不成。

便调来原先两个征南将军,御史大夫汤和、平章杨璟,以汤和为偏将军,与右副将军冯胜(宗异)等,俱从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率师取山西,仅留兵三万人分隶六卫。

九月初五、壬寅日,朱元璋置大都督府分府于北平,以都督副使孙兴祖领府事,升指挥华云龙为府都督佥事,留守北平府。

朱元璋自认已掌握了征伐步骤、大局,也不按「征进阵图」进行,而是另行安排。

北路军:副将军常遇春所部,南下保定、中山、真定(今石家庄市),预计穿过太行山,为攻山西的北路军;

中路军:大将军徐达部队则前进彰德(今河南省北部安阳县)一带,南北调派支援;

南路军:右副将军冯胜及偏将军汤和,自开封北上怀庆经泽州,往北取冀宁(太原市)。

九月二十七、甲子日,大军分路开拔往山西。

冬十月初一、戊辰日,认为自己布局完美的朱元璋,便「车驾」发北京、还(南)京师。

按朱元璋的布局,一开始确实连战皆捷,北路军常遇春陆续攻下保定、中山、真定;而冯胜及汤和这路,怀庆、泽州也相继攻下。

朱元璋在路上收到战报,甚是高兴;尤其是连远在四川的「大夏朝」君主明升,也遣使来贺大明朝攻陷元大都。

其实,朱元璋还是小看了扩廓帖木儿,河北的常遇春北路军不谈,因为此区域还属于原本大元朝的中书省(河北地区),不属于扩廓的领域范围。而中路无战事,当然是安排给自己的「青梅竹马」徐达来进驻。

南路军这边,右副将军冯胜、偏将军汤和兵抵怀庆,元平章白琐住等已弃城遁入泽州,遂入城,以指挥纪斌等驻守;再进兵至太行山碗子城,破其关,元守兵「奔溃」;又兵至泽州,元平章贺宗哲、张伯颜等引兵遁去,遂取之,留兵戍守。

「遁去」、「奔溃」,都是给朱元璋的战报里所写的语句,好像大明军所向无敌般,其实是扩廓放弃一些不重要、无须坚守的城池,诱敌深入之计。

决战地点便是在潞州的韩店(现今山西高官治县中部)

扩廓帖木儿派遣部将平章韩札儿、毛义等,埋伏在韩店附近;而一路上高歌挺进,未真正遭遇敌军的大明南路大军,也开拔到此。

结果,大明军遭遇蒙古的骑兵、步兵大阵夹攻,一路溃败;平章杨璟、参政张斌等疾速前往救援,也大败溃逃。

这段惨败的战事,因《元史》只记载至元帝北逃、国亡,所以未记载。而《明史》、《明史纪事本末》、《明太祖实录》及《新元史》则仅略记载,写得「很简单」,「我师失利」、「败明兵…」。

………

战报传至了大元的「行在」、上都(开平),先前与大明军作战多次,一直以来传来的都是「败绩」、「溃走」、「死之」,或是「俱死之」的战报,这次终于传来一次「捷报」。

此捷报令大元朝廷大喜,下诏加封扩廓为「齐王」,令扩廓率领大军,转进前往收复京师、大都(北平府)。

此时的扩廓「暂释前嫌」,先不管元帝与皇太子过去对自己的作为(命关中各路军及叛将合力讨伐扩廓军、击杀扩廓);现今,为大元收复最重要的失地、大都,为大元朝尽忠效命为首要。

乃集合老巢主力,北出雁门,经居庸关,向大都进发。

虽然,未依照刘基的「征进阵图」,朱元璋自己布的局,让南路军吃了一次惨亏大败;但是整个形势,终于来到了刘基所预计的情况,也就是:

扩廓帖木儿的主力离开了太原老巢,进军大都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