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维斯特攻势

虽然说封建军队有如上的种种缺点。但是对于一个封建采邑制国家来说,比起来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却也有这样的一个好处。

那就是,集权制国家难以击败但是易于征服和统治;分封制国家易于击败但难于征服和统治。

这咋一看起来有些荒谬和矛盾。但是却自有其道理。

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有着常备军。在一般打仗的时候,他们的力量要比临时征召来的封建军队要强得多。因此,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自然不容易被打败。因为他们的军队比封建军队更强大。反过来,使用封建军队的封建采邑制的国家,因为封建军队作战不力的缘故,自然也更容易被击败。

但是,当涉及到征服战争的时候,情况又发生了变化。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虽然他们的常备军通常比封建军队厉害。但是一旦被敌人击败了,那么整个国家就糟了。比如如果一战把一国常备军的主力打垮,打进首都。那么剩下的事就简单了。很多时候都是剩下的地方都是传檄而定的。因为一国主力精华尽在中央。一旦中央的武力完蛋,那么国内也就没有像样的武力了。而且因为统治机构等等尽在中央的缘故,地方也难以自行组织下一部的抵抗。

然而对于封建采邑制的国家,情况又不同了。即便是敌人取得了一些胜利,打进了首都。那么对于地方却也影响没那么大。毕竟,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即便是首都陷落,地方上也有独立的力量继续抵抗下去。征服者要逐一压服所有势力才行。

但正如前面所说,封建采邑制的话,领土是被那些大领主分割占据的。他们彼此之间也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因此他们的领地也都是戒备森严,有着很强的军事潜力。别的不说,绝大多数的领主都是住在兼顾的城堡里的,那玩意抵抗军队进攻的效果奇佳。非常难以对付。

而维斯特侵略军现在就陷入到了这种状况之中。

在民族国家兴起之前,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淹死侵略军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可以说现在维斯特侵略军是陷入到了各地领主的汪洋大海之中。

安达尔国作为一个封建采邑制的国家。虽然中央力量不足,但是各地的领主实力却很足。当然,要是维斯特国真的力量强大,直接碾压过去,各地领主也没有用。但其实,维斯特的国力,是远远不如安达尔的。

说到底,本身维斯特的国土面积就比安达尔要小的多。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大小。而不仅如此,一个国家的国力不止是领土的大小,还在于开发的程度。维斯特国的人口数量也是远远少于安达尔的。安达尔国的人口是维斯特人口的二十倍之多。因此维斯特对于国土的开发也很不够。很多维斯特的土地根本就是大荒野。只是那狮鹫王热衷开疆拓土。要不然这场仗根本就没必要打。

当然了。安达尔比维斯特更加的富庶,战利品的因素也是吸引侵略军的一个元素。

除此以外,维斯特国的经济情况等等也不如安达尔国。只是他们的人悍勇,军队精良。战斗力强大。特别是狮鹫王麾下有二千重装骑兵,是他的亲卫部队,人马皆批重甲,打起仗来锐不可当,所向披靡。一连三次,安达尔人和维斯特侵略军展开大战。但是都在关键时刻被这支力量击败。第一次,是狮鹫王将这二千人埋伏了起来,躲在距离战场有相当距离的地方,从而避开了敌人的斥候耳目。待到两军相交的时候。仗着己方的军队素质更高,一时之间硬是扛住了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军队。将他们牢牢的吸引住。正当两军正面搏杀,维斯特军抵抗不住,几乎崩溃的时候。二千重装骑兵拍马杀到。他们用了一种充分展现其高素质的行军方式——先是骑乘一匹普通的战马行军,让自己真正的爱马光着背跟着跑。马这种动物。非常善于奔跑。限制骑兵机动力,让马不堪劳累的,是它们在跑的时候背上还背着个人。单纯跑是不会特别折损马力的。

通过这样的行为,他们成功的节约了自己战马的体力,然后在眼看要接近两军相交的时候,他们直接就在奔腾的马背上,完成了换马的动作。直接从乘骑的代步用的普通战马背上,转移到了自己的真正战马的背上。

咋听起来,这种举动不是多么的神奇。但是真正的骑过马的人都知道,想要从一匹高速奔跑的马身上转移到同样一匹高速奔跑的马背上是多么的困难。只要两只马的速度有所差错,就有可能导致乘骑者落马。游牧民族的好骑手夸耀骑术的一个方式,就是这样在高速奔跑的马匹上换马。但是他们往往是不穿盔甲完成那样的动作的。而这狮鹫王的二千精锐重骑兵,竟然是在全副披挂的情况下完成这一举动的。而人数上的增多更是增加了这一举动的危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作战计划的失败。

但是他们愣是以精湛的骑术,还有极其严明的纪律,高效的组织完成了这一切。之后,他们骑着精神抖擞的战马,杀入战场。

当时,维斯特军已经是濒临崩溃。眼见这支援军出现,顿时士气大振。而这二千重装骑兵也不负众望。他们直接冲向了敌人的侧翼。

但凡一支军队的侧翼,总是很重要的。但当时,安达尔军队一心想要压倒对面的维斯特军队,因此忽略了对侧翼的掩护。

因此,二千重装骑兵势如破竹,席卷而入。他们恶狠狠的砸在了敌人的软肋上。然后一路横扫。所向披靡,势不可挡。本来,这二千重装骑兵就是精锐中的精锐。即便是正面交锋,敌人也是难以阻挡的。现在全力压在侧翼上,更是不得了了。很多安达尔士兵都是原本正在与正面的敌人交战,忽然听见侧面一阵喧哗。然后就是铁骑突入,刀枪如林的局面。当即,很多人就放弃了抵抗,直接丢盔弃甲的溃散了下去。

溃散迅速的蔓延传播开来。这二千重装骑兵本身是从安达尔军队的左翼杀入,然后稀里哗啦,一路横扫,等打倒安达尔军队的中路的时候,他们所制造的恐惧气氛完全蔓延开来。在他们还没接触到安达尔军队右翼的时候,那里的安达尔军队就干脆直接崩溃了。

于是,这场战役,以维斯特军队的大胜告终。

第二次大战的时候,安达尔军队学乖了,他们已经见识到了那支所向无敌的重装骑兵军队。因此一开始就就按准了这支军队。他们也准备了一支庞大,装备精良,个人武力很强的重装骑兵军队——但绝称不上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这就是他们败亡的根源。

当时,维斯特的国王亚提斯?艾林并不在场,而是回国组织援军与部队给养。毕竟维斯特也是一个封建采邑制的国家,国王的话称不上是一言九鼎。不能他端坐在海外的军帐之中下达命令国内的那些大领主就会照搬。他必须亲自返回到宫廷之中,请来那些大领主召开会议,才能办妥这些。于是指挥官是维斯特王国的宫相马克。(宫相是掌管宫廷政务以及辅佐君王的亲近官员,可以理解为近似东方的宰相的官职,西部诸王国如安达尔,维斯特普遍设有次官职,也有的将其命名为首相或者国王之手)

当时,马克宫相率领那二千精骑,甩开了己方的步兵,来到了安达尔军队阵前。

在魔法的作用下,他的声音被大大的放大了出来。

他对着安达尔军队做出了如下的宣言:

“有本事来正面刚我啊!”

此番嚣张的宣言,引得安达尔的骑士们狂怒不已。包括他们的指挥官,一名大公爵都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大公爵佩剑出鞘,一声令下,安达尔的骑士们就甩开了他们的步兵,向着那两千维斯特精骑冲去。

眼见安达尔的骑士如同排山倒海一般的袭来。那名马克宫相却没有和对方真的刚正面。而是率军立刻掉头跑开。

眼见敌人居然胆怯的逃跑了,那些安达尔骑士更是兴奋,使劲的打马,要追上敌人狠狠的收拾对方一顿。他们觉得,自己非常的威风。什么狗屁无敌的两千重装骑兵。不还是连打都不敢打就跑了吗?

安达尔骑士此番共有六千,几乎全部投入到了追击之中。追出去的安达尔骑士越追越兴奋。但是随着距离己方步兵的距离越来越远。大公爵开始感觉到了不安。

这名大公爵,外号“一巴掌拍死七个”。是个非常勇武的人。赫赫有名。虽然有很多人都认为此人无脑,但是此刻他却也看出了局势非常的不对劲。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