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留在京兆府

盛夏之际,光是坐着也能生出许多汗意。这间屋子就在正堂之后,地方不算很宽敞,一个屏风将里外算是区分开来。

里面樊三娘的小婢女一直陪着,即便伤心也不敢出声啜泣,抖动着肩膀跪在床边,一直守着昏迷的樊三娘。

这里离正堂可不远,前头樊二姑娘的谩骂渐渐传来,无非是在说自己如何目睹了事实,又说樊三娘是如何不堪,将广平侯世子的话复述后又是对樊三娘一阵谩骂。

不过这次听众变成了樊侍郎夫妇,樊夫人本就不喜欢家中的庶女,这下子更没了好态度。

樊二姑娘仿佛说不完的架势,说到最后竟然捂脸哭了出来,徐徐开口时夹杂着哭声:“我还一个未出阁的女娘呢,平白叫妹妹连累坏了名声,日后可如何是好啊。”

她哭诉说罢,樊夫人的声音又传来,母女俩说出的话几乎相同,无不是对樊三娘的态度明确的厌恶,恨不得下一秒将人送去西天。

徐云辞坐在上首,听妇人哭闹实在是个费精神气的活计。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余光瞧见春绫从后面露出来一个脑袋瓜,招手让她过来。

春绫本就注意着徐云辞,见他招手示意走过去,忽略旁人的视线屈膝:“世子。”

“你家姑娘让你过来的。”徐云辞神色平静,瞧不出来喜怒。

春绫隐晦地看了一眼樊家母女,便收回目光:“是,姑娘还让奴婢来告诉樊三姑娘现下已经脱离危险,大夫说人还昏迷着,可能会有发热的情况,已经去开药了。”

“不过,樊三姑娘没事,腹中小的已经......”

她顿了顿将后面的情况说明,其实说白了她家姑娘在后面,就是帮徐云辞看着,怕樊家的人将人给趁机弄没了。毕竟她家姑娘还一个未出阁的女娘,樊三姑娘腹中的胎儿,她家姑娘又不是大夫,能知道多少。

她说的这些,都是大夫的话罢了。

徐云辞自然是明白,不过人没事就好,目光看向

樊家母女听闻神色不忿,似是埋怨樊三娘为何不多在湖里多泡会;樊侍郎的神色听及大人没事,眉头依旧紧蹙,瞧不出是担心还是什么。

傅忱坐在自己舅舅身边,他的双拳紧握着,同样听闻樊三娘脱离危险时明显的松了口气,只是听闻孩子没保住,眼底的忧伤不似作假。

傅家舅舅如今是三品翰林大学士,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留着黑色的胡须,抬手之间都是学士那种古板。

他瞧见傅忱的样子,眉间隐隐露出几分不悦,可转念一想,妹妹膝下就只有一个儿子,若今日一事他不能保下来,日后偌大的广平侯府,自己的亲妹妹也没了指望。

他来时听闻发生了何事,恨铁不成钢是一回事,可真到了这个地步,他却得想想有何办法补救。

毕竟前朝这几日诡异得很,先是燕王处处与太子作对,大有争储的架势。而燕王的人,现在前朝里看不出来很多,可偏偏刑部侍郎就是其中一个明确站队官员。

若是今日真认下来,日后争储风波,难免牵连学士府或者广平侯府。扪心自问,傅家舅舅并不觉得自己的外甥是个可以搅动前朝风云的人物。

忽然,徐云辞目光幽幽地看过来,那双深邃的眸子似乎将傅家舅舅的心思尽数看清。

心里一个“咯噔”,傅家舅舅心想着,燕王和刑部侍郎的动作,徐家不会不知道。

他一手握拳放在唇前咳嗽:“今日一事毕竟由我那外甥惹出来的,叫二姑娘误会。只是现下怕是传开了,日后对女娘的名声也不好,若是刑部侍郎愿意,我学士府愿意做个媒人,为三姑娘寻个合适郎君。”

“自然,若是不愿想要什么,只要学士府和侯府能做到,刑部侍郎但说无妨。”

不过,要嫁给傅忱就不要想了,他还想学士府好好的存活下去。

樊侍郎能率先跟随燕王,自然不会听不懂他话中的意思。可他一直不开口,就是在想,这件事怎么能给侍郎府、给王爷带来最大的利益,这样樊家在王爷面前,日后就不只是从龙之功了。

“这是不打算认下自己的孩子了?世子是个男儿,敢做不敢当,好好的女娘被人弄大了肚子,闹到现在的样子,便是绞了头发做姑子都是轻的。”

樊夫人咬着牙,她看着那些看戏的人群,指指点点的看着她,看着她的女儿,她就恨不得冲进去,将那个小贱人送回湖里去。

还救了回来,闹成这个样子,还有什么脸面活着。

傅忱正要说什么,可傅家舅舅的目光带着几分警告,那意思告诉他,樊三娘肚子里的孩子绝不能认。

他想不到那般深刻的道理,他只知道如果认下来,他真的与徐令姿半点关系都没有了。尤其是在徐云辞面前,他若是得以清白,有徐云辞做保证,徐令姿一定会相信他的。

他的如意算盘是歪了,春绫回去时顾忌着里面的樊三娘,只能压低声音回禀。

“六姑娘他们先回去了,世子说请姑娘再等等,看了这么半天,让咱们跟着常顺去休息会儿。等结束了,世子同咱们一起回去。”

春绫看向前面引路的常顺,从那厢房出来一直往东走,有几排厢房,其中一间的回廊停下。

推了门走进去,李拾月望了一圈,厢房还算是宽敞些,进了门东间对着窗摆放着一张梨花木床,挂着青色帷幔。西间开阔,不似东间镶嵌着壁龛,代替了屏风。

靠墙对着东间的方向,摆放着两张梨花木宽椅,两侧的书架摆放着整齐的书籍。李拾月立在门口,看向常顺,这不像是待客的厢房。

“这块是世子素日忙的时候才来,不会外人过来的。,表姑娘在此等候,前面还得闹挺许久呢。”

常顺挠了挠头:“就是没有婢女,奴才在外头侯着,表姑娘若是有事就让春绫出来吩咐一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