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有福酒楼灭门案6

寇巡穿了一身便服,又命令寇仁雇了一乘轿子,还是和林茉儿一同乘轿,在寇仁和几个家丁的陪同下出了县衙府邸,向红水巷出发了。

盛唐县颇具规模,坐落在淮水北岸,在册人口10余万,横向沿河岸修建城墙,长达一万余米,纵向虽然只有五千多米,但城外村落连绵,尤其由逃饥荒、兵乱的流民组成的群落,向北绵延出三千多米。

盛唐县码头位于南部城墙正中央,码头修建有八条延伸长达30米的栈桥,能同时吞吐二十米以上的大型船只六艘,中小型船只更可同时容纳上百艘,乃是淮水河上最富饶的一座内陆城市。

盛唐县县衙几乎位于县城正中央,寇巡从此地出发,需要四十多分钟方可抵达红水巷。不过,怀里抱着林茉儿,寇巡也是异常惬意,一边和她聊些家长里短的话,一边思索着接下来要做的事,不知不觉之中便到了地方。

“老爷,到了。”寇仁恭立轿前,轻声说道:“前面道路有些狭窄,得步行才行了。”

“好的。”

二人出了轿子,寇巡抬头四下观望。

他们正处于一条窄巷的入口,巷子宽约一米左右,两侧是鳞次相连的房子,院墙用的是青砖,高度至少有七八米,远远超过普通宅院,地面铺着红色的砖块,但这红色并不均匀,有的地方浓,有的地方浅,还有的地方未染上红色,露出青灰色的本色。

因为院墙太高,巷子又窄,即便艳阳高照,地面也时常见不到太阳,地面看上去潮乎乎的,甚至有细微的流水,在红砖的映衬下红莹莹的。

寇巡拽着林茉儿率先走入巷子,刚一进入,立刻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而且越往里走,地面上的砖块颜色越红,水也越多,刺鼻的味道也越浓郁,原本干净的墙壁上逐渐出现划痕和杂乱的红色手掌印,令寇巡立刻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些红并不是砖块本身的颜色,这些流水也并不是什么水,而是——血,人的血!

“仁叔,这都是血吗?”

“是啊,公子。”

为了隐蔽身份,寇巡来之前做了交代,所有人都改称他为公子。

虽然早有预期,寇巡还是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他抬头往前看,前方的巷子蜿蜒辗转,大概还有五十多米才能到达转弯之处,但前方的地面殷红似火,墙壁也逐渐失去原来的颜色,变得几乎和地面的砖块相同,可以想象经受了多少人血的浸泡。

“商人们用车将奴仆运到巷口,由这条巷子进入这些高大院墙围绕的仆从市场。这条红水巷是每个仆从都要走过的必经之路,走的时候难免有不听话的,少不得拳打脚踢,棍棒相加,时间久了,铺在地上的青砖也就变成了红色,这便是这条红水巷的由来。”

“天啊,公子!”

听完寇仁的介绍,原本怀着逛街心情的林茉儿立刻紧张起来,她死死攥住寇巡的手,身体不由得和他贴得紧紧的。

寇巡也是心情颇为沉重,他毕竟是穿越过来的现代人,之前只知道大唐的强盛、繁华,却未想到这盛世背后的血腥和残暴。

强者奴役弱者,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这些弱者的下场,也未免太过凄惨了。

寇巡抚了抚林茉儿的头,调整了一下原本玩乐的心态,因为这才只是个开始,后边肯定还会有各令人难受的场面。

一行人继续前行,感受着脚下越来越明显的黏糊糊的感觉,忍受着越发浓郁的血腥气息,转过红水巷的拐角,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深宅大院。

因为时间已经到了中午时分,奴仆交易基本已成结束,大院门口除了几个神情冷漠的家丁之外,并未看到像寇巡他们这样的买家。

“公子,这奴仆交易一般都是在酉时,也就是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现在时候已经过了,壮劳力估计已经被人挑走了。不过,我们这次主要是找些干杂役的婆子、下人,倒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嗯,好。”

嘴上虽然答应着,寇巡心里却非常不爽,毕竟他这次可不是为了买杂役来的。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先趟趟路,看看行情倒也可以,而且训练死士的事,还是别让寇仁知道为好。

于是,虽然不及预期,但寇巡还是振奋起兴致,和寇仁一起向第一处宅院走去。

门口的家丁看到寇巡一行人,赶忙迎了过来:“哦呦,几位客官,这是要买些下人、奴婢吗?”

一开口就知道对方是老油条,这个时间点肯定不是为了壮劳力来的。

“嗯,”寇仁点头,“带我们去看看吧。”

“得嘞——”

这人拖着长音,引着寇巡一行人进入了宅院。

这院子院门同样高大,比寇巡的县衙府邸的门要气派多了,迎门树立着一面巨大的迎门墙,墙上雕刻着一艘巨大的舰船,在滔天巨浪之间破浪前行。

好大的气势!

不过,仔细一想也能理解,没有些胆量谁敢做这人口贩卖的生意。

绕过迎门墙,眼前出现一片巨大的开阔地,地上摆放着七八个三米多高的铁笼子,笼子之内三三两两,蜷缩着几个衣衫褴褛的人。这些人神情呆滞,没什么精神头,一看就知道是被人挑拣剩下的残次品。

笼子外站在七八个家丁,他们手里拿着鞭子,在这些铁笼子之间溜达来溜达去,稍有不听话的,就会立刻甩上一鞭子。于是,整个空地上哀嚎、咒骂之声不断。

林茉儿躲在寇巡身后,紧张的小手直冒汗。

她虽然是江湖儿女,但毕竟阅历尚浅,身边也都是拥有大唐身份的唐人,何时见过这种将人当做货物看管的场面。

寇巡此刻的心情也颇为复杂。不过,他也并非什么悲天悯人的良善之辈,虽然对这些人有些同情,但更多是能够掌控这些人生死的亢奋。

他走到第一个铁笼子前,打量着笼子里的人。

这里面有三个人,两个男孩和一个女人,两个男孩瘦骨嶙峋,手牵着手,紧紧依靠在一起,看年纪也就十一二岁,头发卷曲,皮肤黝黑,从外表上判断应该是非洲地区的人,也就是唐朝人口中的昆仑奴,估计是因为肤色和年龄的缘故,最终没被人买走。女人应该有四十多岁,长得也结实,肤色与唐人一样,应该是被人口贩子虏获的南口,即南蛮人。

寇巡仔细打量着这两个昆仑奴,见二人长相相近,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极有可能是一对双胞胎,肤色确实是个问题,毕竟在人群中太过咋眼,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担心会逃走,按《唐律》的规定,私自潜逃的奴隶,任何人都可以杖毙,这两个孩子虽然瘦弱,但经过三两年的调教,倒也能够达到寇巡的要求。

于是,寇巡吩咐道:“仁叔,这两个,我要了。”

说完这话,寇巡从怀里逃出十两银子,以极不当回事的态度丢给寇仁:“我再看看其他的,你不用管我。”

“啊?公子,他们——”

“买了就是了。”

寇巡懒得给寇仁解释,拽着林茉儿继续往下看。

不过,寇巡这看似无心的举动,却引起周围几个家丁的极大注意,因为通过他的随意和寇仁的称呼,这些家丁意识到寇巡才是这一行人中的主子,而这个主子出手极为阔绰,肯定是个腰缠万贯的富家公子。

于是,立刻有两个年纪稍长的家丁围了过来。

寇巡面不改色,但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他自然是有意为之,目的就是引起这些家丁的注意,因为他非常确定,除了这些摆在露天的之外,肯定还会有更好的货色。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