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折中计划

思维敏捷的裴太峰又问道“高校长,我听丈人说,有个别民办老师未经过转正考试也转变了身份,这又是咋回事?”

高宜实与裴太峰对饮一杯酒后,说道“你说的这种情况叫破格转正。这是金州市自己制定的民办教师转正政策,叫不拘一格用人才。

“比如,民办教师取得教育系统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就可直接转正为公办老师;民办教师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或荣誉称号的,像‘园丁奖’,‘优秀教师’等,也可直接转正。不过,在教育系统这种情况较少,因为省级以上奖励或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获得者绝大多数是学校领导和正式教师里的拔尖人才,民办教师很难评选上。再就是这种奖项或荣誉一般是两年,最快也是一年才评选一次,所需时间较长,评选条件苛刻。”

裴太峰再一次陷入沉思。高宜实说的破格转正条件,岳丈一时难以具备。岳丈目前仅获得教师进修证书和教师聘用证,要考取教育系统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至少得三年时间,这不现实。而要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或荣誉称号,必须在有名额的情况下,需要青隆乡,黄岩县,金州市逐级审核上报,最后由省上表彰,这更加费事费力,得着手准备好长时间,这也等不及。

裴太峰想着想着,不禁唉声叹气“哎呦我的高校长,你说的这破格转正没办法弄,难道再无法子了吗?”

高宜实思忖片刻,说道“还有一种折中办法,就是额外争取一个转正名额,追加到黄岩县分配到的正常名额里,也就是给杜老师带帽下达一个名额,让杜老师也参加转正考试,考试结束后,追加录用即可。

“由于这个名额不占分配给黄岩县的正常指标,县教育局领导和参加考试的民办老师也不会有太大意见。不过,这仍然要与市教育局主考官沟通好才行,因为占这个名额的老师,考分要相对高一点。最难的是这个额外转正名额不好要。”

裴太峰听了,眼前一亮,仿佛又见到了曙光,问道“金州市民办老师转正名额由谁敲定和分配?这是事情的源头。”

高宜实说道“金州市民办教师转正名额,理论上由每年正式教师自然减员数,各学校亟需教师人数和现有民办老师基数比例等指标确定的。因为进入教师队伍的渠道最主要的是每年大量的师范院校和其它大专院校的毕业生,这是充实各学校教师队伍的基本力量。民办教师转正公办教师只是对农村各学校教师队伍的补充,占较小的一部分,这还要考虑教师编制,身份转换,财政供养等各方面因素。具体方案由市教育局拿,转正人数由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等单位共同商定。总人数确定后,由市教育局将转正名额分解到5县4区。”

裴太峰听着,当高宜实说市人事局参与民办老师转正人数的确定数额时,他一下子站起来,两眼发光,好像抓住了岸上伸出的救命稻草。

为了掩饰自己失态,裴太峰趁机端起酒盘要与高宜实碰杯喝酒。二人喝完杯中酒,裴太峰坐下问道“高校长,你刚说市人事局也掺和民办教师转正的事,这事与人事局有关系吗?”

高宜实说道“全市教师编制,工资关系,包括教师职称评定等都在市人事局手里。市上民办教师转正总人数最终要由市人事局核定。将来考试转正后,民办教师转正手续,也就是干部介绍信,工资关系转移证等都有人事局办理。关系大着哩!”

听到这里,裴太峰已心里有谱了。看来,丈人转正公办教师的事,只能用高宜实所说的这种折中办法来解决。那就是先找喜欢旧物件的周凯斌,让市人事局在核定今年民办教师转正名额时增加一名。再让市人事局会商市教育局,将增加的这个名额带帽下达到黄岩县青隆乡九年制学校。

杜宜之参加民办教师转正正常考试。市教育局提前告知黄岩县主考官,让其在考试或阅卷时适当关照杜宜之的考卷,使他的考试成绩处于中上水平就可以。待参考民办教师按考试成绩转正录用完,将杜宜之补录即可。这样,全市民办教师转正总人数不会超标,符合规定。

待高宜实倒满杯中酒,要与裴太峰对饮时,裴太峰脑子里一个完整的民办教师转正计划已经形成。

因为有了想法和思路,裴太峰心情开朗,喝酒也干脆了,一会儿,一瓶沱牌二麯酒见底了。

裴太峰和孟学智夫妇从县城回到九塬村时已下午6:30时,天色已黑下来。三个人又去了杜宜之家。

裴太峰将高宜实所述民办教师转正事宜详细说给杜宜之听。杜宜之听完,失望极了,他觉着这辈子自己没有转正的希望。

孟学智用幸灾乐祸的口吻说道“再不要瞎折腾了。民办教师本身就是取消或辞退的对象,是中国教育的畸形胎儿,都什么年代了,还需要民办教师来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甚或高中义务教育吗?”

杜秀菊突然打断丈夫的振振说辞,说道“学智,你不要讲大道理了。你说得对,调门高,但于事无补。爸爸干民办教师快十五年了,没有功劳有苦劳,早应该转正成公办老师。其它的别说,这每月40元的报酬放到你身上,你能养家糊口吗?你能撑得起这个家吗?可能连生活都成问题。如果爸爸转正了,最起码工资涨到与你差不多,退休生活有保障,这是最现实的。

“我有个想法。民办教师转正主要在考试分数上,只要考得高分,就能转正。学智是西北师范大学的高材生,专业对口,今年转正考试时,就想办法让学智顶替爸爸考试,保准能考第一”

杜秀菊话未说完,孟学智早已拂袖而起,说道“一派胡言,视神圣的教育考试为儿戏,简直是痴人说梦。”

孟学智说着,已忿然离席而去,嘴里还咕嘟着“道不同不相为谋”

杜秀菊气得大叫“你咋是这么的书生气,冥顽不化,死脑筋”杜秀菊叫喊着,追了出去。

杜秀菊的这个想法倒提醒了裴太峰。他是个办事不择手段的人,只要将事情办成,任何办法都可以运用。

裴太峰思忖一阵,觉着丈人与小女婿长相差距太大,且不论五官和身材迥异,单是身高就差异明显,再高明的化妆师也无能为力。何况民办教师们又彼此认识,黄岩一中的监考老师谁人不识君。此路不通。

剩下翁婿二人,裴太峰直言“爸爸,您参加民办教师转正考试数次,以您的考试成绩,在全县民办教师中排在什么位次?”

杜宜之未加思考的说出“每年考试结果公布出来,我都要去看。这四五年来,我的考试成绩一直在前十名以内,最好的两次排到第五名,总是与县上的民办教师转正名额数相差一二位。这可能与我在民办教师这个队伍里是为数不多的带初中课程教师有关,但这能有什么用,考不上还是闲的。”

裴太峰点点头,又问道“青隆乡九年制学校有几名民办老师,他们的转正考试成绩咋样。”

杜宜之说“我们学校有三名民办老师,只有我年龄大,教学时间最长。另外两名都是高中毕业生,青龙村的,考不上大学回家务农,前年九月份才进来的,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没资格参加民办教师转正考试。”

裴太峰这下放心了,他一拍大腿说“好,这就成了,在考试这一块上就不需要打招呼了。”

裴太峰遂将自己计划用高宜实所说的折中办法为岳丈办理民办教师转正之事告诉杜老师。杜宜之思谋良久,觉着此法可行。

裴太峰见天色已晚,站起身告辞。他推着自行车出门时叮嘱岳父,今年扎实备考,正常发挥,只要考分靠前就可以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