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梦想破灭

孟学智一进入西北师范大学,立即被这所花园式的高等学府所吸引。夏秋之交的校园绿树成荫,绿草茵茵,路面整洁宽敞,楼房鳞次栉比。学校占地面积很大,从校门口到教学楼报到处走了约十分钟,仍未到头。中间经过了一个绿荫如织的正规足球场和数个篮球场、排球场。孟学智估计,这所高等学府至少有十所黄岩一中大。

孟学智心情愉悦的想,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学习四年,必定会汲取丰富的知识,开阔眼界,也会收获到美丽的天之骄女,因为他从校门口走教学楼的路上,已经浏览到许多花花绿绿的靓女。

系有6个班,每班50人。孟学智所在的班级有男生31名,女生19名。在开学一个多月后,也就是国庆节放假前夕,孟学智基本弄清了全班学生结构情况。

在大学里,吃饭穿衣没有中学那么严谨,仪容没有严格要求,这给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无限的打扮空间。

这个年龄段的男女,介于学生和社会青年之间,穿着自由。班上有41名男女学生穿着各色喇叭裤,足蹬高跟鞋。其中26名男生留着偏头长发,15名女生或烫卷头发,或披肩长发。只有包括孟学智在内的9名男女学生循规蹈矩的穿着深蓝或黑色的直筒裤,脚穿千层底老布鞋或黄胶鞋,头上留着小平头或短剪发头。这让班里城乡学生比例立马显现。

以孟学智的眼光看,班上相对漂亮的6个女生都分布在穿着时髦的城里学生圈里。他们5男4女穿着直筒裤、老布鞋组成的乡里学生圈里,没有孟学智看上眼的美女,甚至连能看得过去的标致女生也没有。

孟学智的视觉出现错位。在九塬村或黄岩一中,这些穿着打扮怪异,在地里劳动蹲不下身子的年轻人只有极少数,让大部分群众和学生看不惯,就像是另类。而在金州市,在西北师范大学里,少数变成多数,他们八九位穿着打扮正常的学生,在班里面倒成为异类,成为下里巴人的形象。

孟学智判断的城乡学生结构在同学们下课后争先恐后抢着打饭的情景里得到印证。

学校里给学生们每月免费供应的粮票是31斤,其中细粮26斤,粗粮5斤;每月免费供应的菜票是20元。如当月供应不够吃,学生们就得自己掏钱买粮票、菜票。

学校餐厅里的细粮是白面馒头和白米饭,粗粮是玉米面馒头和玉米面糊糊。孟学智在学校大餐厅里观察到,最先冲到餐厅打饭窗口的学生大都是穿着打扮时髦的城里学生,他们的饭盒里多半是一份025元的肉菜,一份015元或02元的半荤半素菜,外加3个白面馒头或一大碗白米饭,坐在饭桌上不管不顾吃起来。穿直筒裤、老布鞋的乡里学生一般都在最后一个梯队打饭,他们每顿饭的饮食结构是两份01元或005元的素菜,长筷子上串着两个白馍,一个黄馍,外加满满一饭盒盖子的黄糊糊。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部围墙外有一条后街,原是本地居民卖菜,卖副食品和小杂货的一条街道。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扩大,这条后街市场日益繁荣。街道两边居民紧盯隔壁大学师生的口袋,将这条街道改造成美食一条街,开办了饭馆,小吃,烧烤,火锅,酒吧,茶屋,洗发,洗脚,酒店等,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业气息十分浓厚。每到吃饭时间,特别是晚饭前后,这条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以大学生为主的消费群体密密麻麻的徜徉在美食一条街上,出入饭馆酒肆,整条街灯红酒绿,人声嘈杂,热闹非凡。

孟学智没钱在这里吃饭享受,却时不时来这条街溜达。来到次数多了,孟学智发现了这条街里的一些秘密。来美食一条街吃饭的大学生,并不仅仅是为了解馋,为了打牙祭或改善伙食,吃饱一顿饭了事。来这里的大学生大多是一对对男女,她们在吃完饭后,往往还有其它活动。有的摩肩接踵逛街,互相秀恩爱;有的在树荫下说悄悄话,谈情说爱;有的吃完饭后一对对走进茶屋、酒馆;有的进出洗发、洗脚店。孟学智还多次看见有好几个美女学生跟随年龄比她们大很多的男子进出酒店。从这些男子的身材,着装,言行举止上看,他们绝不是本校老师和学生。稍一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携美女学生出入酒店的男子多有专车接送。因为有好几个随陌生男子出入美食街的美女,就是孟学智心仪的本校低年级或高年级学生,他一眼就能认出。这几个美女学生好像在学校里也有同学对象,孟学智见过她们的恋人。

这样的情景见得多了,孟学智慢慢颠覆了对美女大学生的认知,觉得她们并非秀外慧中的天之骄女,俗气而势利。孟学智欲高攀美女大学生搞对象的梦想被击得粉碎,就连同班那6位时髦美女在孟学智看来也是矫揉造作的玉面狐狸。孟学智彻底失去了在大学里谈恋爱的信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