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办事心得

楚双强和裴太峰出了周凯斌的农家院落大门,径直坐到卡车驾驶室里。见裴太峰哭丧着脸不说哈,楚双强却显得兴奋的说“太峰,你今天拉给周凯斌的老木器都是好货啊!这件事你干得漂亮,摸准了周凯斌的脉搏,非常符合他的口味,你看把周凯斌兴奋地学起了陆羽,亲自给咱俩弄茶艺。你妹妹招干之事肯定能成,只要叫她参加好考试就行。”

裴太峰接腔;“周局长都给人不说一句肯定的话,怎见得此事能成。”

楚双强微微一笑,搭腔道;“你呀,还年轻,办事尚不老道,对老板的心思掌握不透,对老板答复办事人的话语理解不准。给关键人物送情,不能让他感觉到这是送礼,只是正常交往而已,这样关键人物易于接受,你给他求情说事也就很自然。

“给老板言事,要选择在他心情好的时候,老板很轻松的听着,没有戒备心,也不会那么权衡利弊,在心里容易接受,答复也就随意,一般不会阻绝你的求情,你的事情就办掉了。

“至于老板答复办事者的话语,这却是一门艺术。它与老板的行事风格有关,与老板所处位置和级别有关,与所办事情的大小有关,也与办事人的分量有关,因人而异。

“像今天遇到你这样一位出道不久的黄岩县物资公司职工说事,掌握着金州市人事权力的正县级干部周凯斌,只能用这样的话回答你。既打着官腔给你讲原则,讲纪律,好像这件事情不能办,又透露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关照你妹妹;既不能让他干犯错误的事情,又向你要妹妹的有关信息。这就向你传递了他会办这件事情的信号。特别是临送别之际,周凯斌一再嘱咐将你妹妹准考证号码给他,这不明摆着他要办这件事情吗!”

裴太峰听着楚双强给他传授的办事经验,回味着刚才周凯斌的一言一颦,觉着楚双强分析的有道理,是那么回事,就笑逐颜开的说“听了您的话,我真是长知识了,我要拜你为师。”

楚双强说“你少给我灌迷魂汤,你经历的事还不多,以后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你就会揣摩出许多道理。我给你说这话,是因为我了解周凯斌。以他的沉稳性格,办你妹妹这件事情应该没啥问题,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卡车司机将楚双强送到金州市物资公司,就和裴太峰驱车回黄岩县。

裴太峰回到黄岩县城,已是晚上八点,就直接回到县手联社住处。杜秀兰为丈夫热好饭端来。

裴太峰吃着饭,将挎包里的四本线装书取出来,撇在饭桌上,佯装生气的询问杜秀兰,这四本书是怎么回事?

杜秀兰看到这四本书,立即认出这是她借给孟学智阅读的家中藏书,应该有六七年时间了,怎么转到丈夫手中。可能是孟学智不愿与自己见面,将书给了裴太峰,让裴太峰转交给自己。

杜秀兰意识到丈夫心中打翻了太原陈醋,误会自己了,就不慌不忙的说“太峰,这几本书是我上初中时借给孟学智的,是不是他交给你,让还给我。”

裴太峰听媳妇的话与孟老师所说一致,知道媳妇没有欺骗他,心里踏实了。但既然已提出这个话题,就要装逼装到底。

裴太峰又问“据我所知,这线装书都有些年代了,你看得很重,从不轻易借人。你怎么无缘无故借给孟学智,并且一借六七年时间,都忘了要回来。”

杜秀兰俊脸微微一红,随即坦然一笑,就将自己读初中时因学习赶不上,父亲托付本校孟老师和儿子孟学智帮助辅导自己学业,自己与孟学智都喜欢学习古文,将家中珍藏的线装书借给孟学智阅读。自己因钦佩孟学智学识,对他心生暗恋。而书呆子孟学智却觉察不到,从未回应自己的暗恋,一直到他高中毕业。孟学智考上大学至今,彼此再无联系等情况一一告诉丈夫。

而最后借给孟学智的这四本线装书,因她们二人再没见过面,就一直放在孟学智家里。现在物归原主正好,免得她去要。

裴太峰知道杜秀兰人品,当年那么多人追求她,她都无动于心,纯洁守正。婚后贤惠持家,他有切身感受。

让裴太峰大吃一惊的是,自己的村花媳妇竟然曾经暗恋过死脑筋不开窍的同班同学孟学智。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书呆子曾经也暗恋过单身的杜秀兰,至今仍念念不忘已成他人妇的杜秀兰,将自己当做情敌。看来孟学智是醉后吐真言。

裴太峰暗叹二人有缘无分,也感念二人的纯真。少年乃至青年时代的这张爱情窗户纸,两位有情人竟然谁也没有捅破,阴差阳错地成就了自己的好事。是天意?是命运?是侥幸?

这一刻,裴太峰理解了千里姻缘一线牵,感悟到天下有多少有情人难成眷属。这婚姻,还是缺不得媒人啊!

裴太峰心里惋惜这一对苦人儿,站起来一把抱住杜秀兰,将孟学智那天在郝小军婚事上喝醉酒后,嘴里一直重复唠叨的那几句话说给杜秀兰听,杜秀兰才知道这个书呆子也一直爱着自己,身子不由得颤抖起来。她在裴太峰耳边叹息;“天啦,这都是命啊!”

杜秀兰将头伏在裴太峰怀里抽泣着。

裴太峰被心爱的妻子所感染,也同情着单身的孟学智,这可是学校读书时,他们全班乃至全年级的学习尖子,怎么也得有一位般配的媳妇。裴太峰就将孟老师所托要他和郝明辉为儿子尽快找一个对象的事告诉给妻子,并说郝明辉现今正在想法为孟学智物色对象。

当杜秀兰听丈夫说孟老师对儿子对象要求不高时,她心里仍在痛惜这位未来心目中的大文豪,他觉着孟学智在婚姻问题上不能太将就,太随意。以她的眼光看,最起码要找一位有工作的或吃公家饭的女青年,形象倒不必刻意追求,太漂亮的女子这个书呆子怕拿不住。

杜秀兰思忖,郝明辉认识的女青年大多在农村,给孟学智找一位农村姑娘当媳妇,这个死脑筋肯定心有不甘,一辈子不幸福,她自己心里也苦楚。杜秀兰又转眼一想,孟学智既然爱恋自己这般形象的女子,那正好有位现成的对象在那放着,这就是她妹妹杜秀菊。

杜秀菊小姐姐两岁,在天河地区海林技校学习两年后,现分配在天河海林轴承厂工作,在车间当车工,尚未成家。

杜秀菊个子比姐姐略高,身材长相就像和姐姐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是一个美人胚子,身姿比杜秀兰还要婀娜。杜秀菊是国营工厂技术工人,容颜秀丽,足以配得上孟学智。从杜秀兰内心说,既然自己无缘做孟学智的妻子,让妹妹嫁给书香世家出身的大才子,可弥补内心缺憾。

杜秀兰知道,杜秀菊爱读书,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喜爱孟学智这样的大知识分子。从孟学智这面分析,既然他爱恋我杜秀兰这种类型的女子,漂亮的妹妹杜秀菊肯定让他心动,何况妹妹条件比姐姐要好,孟学智必定一见倾心。

杜秀兰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丈夫。裴太峰忖度,将杜秀菊这样一位天生尤物许配给孟夫子,真是有些明珠暗投了,正应了好白菜都让猪拱了这句话。不过,以孟学智的才华和工作岗位,又完全配得上妻妹。杜秀菊嫁给这样的男人稳定可靠,平安无忧。只是杜秀菊与孟学智分居两地,将来生活颇有不便。这是个问题。而自己与孟学智的关系从同学变为亲戚,倒是好事情。

想到这里,裴太峰嬉笑着说“你让我和孟夫子成为挑担,是不是为了方便你俩接触,重续旧缘,我可不答应。”

杜秀兰追打着裴太峰说“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怎么能这样说话。我觉着秀菊与孟学智挺般配的。如果这件事情成了,将来你想办法把秀兰调到黄岩县工作。”

裴太峰停止笑闹,说道“先别提秀菊调动的事,这件事情要说成,非搬郝明辉当媒人不可,只要他出动,这事好办。我明天就捎话,让郝明辉到县城来一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