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击鼓,进军!

许茂一脸的庄重。

他手中捧着的是一具黑色的铠甲。

这是大乾军方最好的甲胄。

在接下来的战争之中,这么一具甲胄,显然不能改变什么东西。

但李易从许茂的眼眸之中,却是看到了战意。

这让他瞬间明白了过来。

对于他来说,这不是什么战争,他若是死了,可以变身为天帝。

但是对许茂等人来说,这就是一场空前的大战。

既然是大战,怎能不披甲?

在他披甲的那一刻起,便是三军统帅。

李易深吸一口气,说道:

“为我披甲。”

他张开双臂。

雪千寻走了过来。

小丫头芊指灵巧,很快便为李易披上了甲胄。

李易自己捧着头盔,缓缓戴上。

然后,拔出帅剑。

“击鼓,进军!”

刹那间,军鼓震动。

激荡人心的声音,响彻整个城市。

咔咔咔!

随后,便是无数铠甲摆动的声音。

大军随着李易出动了。

这一次,大军超过百万之众!

冀州本来就有五十多万。

姜承乾又从京城带来了五十万。

百万大军这一动,便是惊天动地,排山倒海。

长长的大军,形成了一条长龙,兵锋所指,煞气冲霄。

在过去,百姓们见到军队,都会本能地恐惧。

因为兵过如梳,每次大军过境,百姓都是最容易受伤的那个。

现在是乱世。

纪律严明的部队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军纪糜烂。

但这支军队不同,百姓们知道,这是他们的“子弟兵”。

这不是什么口号,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因为在这百万大军之中,有一半,都是冀州儿郎。

他们早在李易招兵之时,就选择了加入。

现在已经成了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要知道,现如今冀州儿郎的参军热情极高,只是李易没有扩军的念头,若是有的话,分分钟可以拉起千万大军。

也就是说,许多人想要参军,但是挤破了脑袋,都无法如愿。

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这绝对是一种奇观。

在过去,无论是大乾也好,还是四大诸侯也罢,招兵,都是一件难事。

许多地方无人参军,甚至有人强行拉壮丁。

为何冀州百姓的参军热情如此之高?

不是因为别的。

正是有了李易。

看着骑在战马之上,渐渐远去的李易。

百姓们眼中的热泪流淌了下来,他们跪倒在地,高举着双手,沉重拜下。

“李大人万胜,大乾万胜!”

“李大人万胜,大乾万胜!”

“李大人万胜,大乾万胜!”

“......”

百姓的声音,如山呼海啸一般,汹涌着传来。

这声音是如此的明亮,竟然使得天地震颤,天空之中的云层都被震得散了去。

所有士卒在这一刻,紧紧握住了手中的刀枪,他们的眼眸之中,渐渐没有了紧张。

战意涌上了心头。

“战战战!”

不知是谁首先高呼。

然后全军之中,都响起了统一且响亮的“战”音。

这是一场还没有开始,就看得到结果的战争。

在以往的时候,像是这样的战争,多半不用打,就已经要崩溃了。

因为一定会军心涣散。

但在今日,却是不同。

不止是军心,甚至是民心,都透露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无数百姓含着热泪,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丈夫,弟弟,哥哥就要上战场了。

这一去,可能就是永别。

但他们并不会感到有丝毫的悲伤和后悔,他们觉得这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这是一场必须要打的战争。

为的不是那些腐朽而贪婪的官老爷。

为的是他们自己,为的是李大人,为的是崭新的大乾!

为了这些,哪怕是身上的鲜血全部流尽,那也在所不惜!

“军心可用,民心可用啊!"

魏斯骑在战马之上,他也披着甲胄,额前斑白的发丝煞是醒目。

显然,他已经有些老迈了。

但这并不会让他和大军的气质格格不入。

反倒是出奇的融洽。

因为他身上,也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他是儒生。

所谓儒生,可不都是什么文弱之人,他们从小研习君子六艺,十八般武器不说样样精通,但也略知一二。

他们所追求的是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

对于战争,魏斯早在少年期就已经很是期待。

他曾经幻想过自己随军参战的画面。

只可惜,国运衰落,世道黑暗,本以为再也没有机会,却不曾想到,今日居然真有出征之日。

这让他心潮澎湃。

“据我所知,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军心民心如此统一的时刻,这足以说明,大宗师的新政,确实是深得人心。”

“这是一个绝对成功的政策,能够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我隐隐有一种预感,若是新政真的覆盖大乾,那么这世界,怕是将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有大儒回应说道。

目前来看,新政已经打破了许多质疑。

这绝对不是李易拍着脑门想出来的政策,而是经得起推敲,能够在实践中被人认可的正确道路。

看看冀州的变化就知道了。

大儒们到了冀州后,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震惊之中。

新政对于百姓的裨益,是肉眼可见的。

在这里,不敢说百分百没有贪腐,但绝大多数官员,确实都是身怀理想的干才。

官吏们认真地做事。

百姓们活得有尊严。

到处都透着生机勃勃。

这片古老的土地,散去了过去的暮气,犹如红日初升一般,让人眼前一亮。

而这,都是新政所带来的。

如今,他们更是看到了冀州百姓,心甘情愿地送自家儿郎去打一场不可战胜的战争。

这更是说明了许多问题。

其中细节,无疑是让人深思。

“只可惜,我们很难看到新政传遍大乾的画面了,这一战,我军必败!”

魏斯很清醒,但他的脸上,却是挂着轻松的笑容。

就好像他不知道一旦战败,唯一的结果就是死亡一般。

众人也都是如此,他们都露出了笑容。

一种叫做视死如归的情绪,感染到了所有人。

“我们不害怕死亡,我们害怕的是,刚刚诞生出的新政幼苗,就这么被无情地覆灭了。”

“错过了这次变革,在这个古老的土地上,就很难再开出什么像样的花朵了。”

“但这不是我们的错,而是仙门的错,他们害怕了,因此,他们要覆灭我们,但他们最多可以磨灭我们的肉体,却无法毁掉我们的精神。”

“总有一天,我相信,还会有人捡起倒下的旗帜的。”

大儒们彼此交谈。

他们预见到了死亡,但是他们无惧于死亡。

身为大儒,个人的得失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在意的,更多是精神上的追求。

他们的交谈,没有瞒着别人。

许多人都听到了。

包括姜承乾,也包括李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