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评书演员说几句话

说书人的水平有高低之分,评论者也是如此。被评的人心态各异,评论的人的心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第一,关于说书人的平翘舌。先拿我来说,其实,去声上声阴平阳平,平翘舌,多音字,好多我都知道,但是说书的时候太投入,就不注意了。我说书,聊天,上课,朗诵,普通话变化是挺大的。当然,听书软件评论处被挑普通话的,可绝不是我一个。但是我觉得,评书更主要的是人物刻画,情节走向,扣子悬念,语态节奏,评论事态,各种模仿,声音清晰度,有无吞字拌嘴,贯口啊,口技啊,等等。要是想受普通话的洗礼,看看话剧,新闻,听听朗诵好不好呢?哈哈。而,说书唱戏更多的是娱乐,不是推广普通话。能听懂即可。话又说回来,普通话全面普及,真的好吗?这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二,就是关于评书的评论!首先,评论是评书的魂,其次这承载着说书人对社会的态度。反正在我是这样的。同时,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每集文稿的字数不一样,语速不一样,情节不一样,但是时长大致得一样,过分的剪辑,我觉得不好。那么,就需要用评论填充。但我书内评论不多不密,我更多的是前后加东西,前面可以快进,后面可以切

(本章未完,请翻页)

换,这是我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第三,每一部书,都倾注着演播者和创作者的心血,如果不爱听了,自然有权放弃,但没有听完整或者较为完整,轻易发表评论,尤其是负~面~评~价的,是对演播者的亵渎,与不尊重。也提现出评论者的心态是何等的浮躁呢?

第四,郭德纲老郭说的在理。听书听相声,是图一乐,没乐,就可以不听,专家型的观众,很累的。何必让自己那么累呢?

第五,单先生名气大,袁先生田先生体制内,像我们这样的演员,要想养家糊口,除了别的工作以外,就得高产,高产势必影响质量,这是不言而喻的。专职说书的,和我集中假期录的,一天六集,都是常事儿。单先生他们,一天一或两集即可。当然,老先生们,水平自然在那摆着呢!但,客观原因也不可不察!

第六,昨天看《梁启超改良人生》,基本上可以说是梁启超传。作者说,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主要是指不好听的话。好听的话,是不是不这样说了呢。在我看来,好听与不好听的话,都要听听,与可以交流的交流交流,与不能交流的内化于心,即可。所以,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察别人就是反映自身。说书人要努力,听书人要想更好的评论也不能停滞不前。

第七,有过这么一句话,叫你想毁了一个人吗,那就让他十全十美吧。忘了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了。有的时候,突然一个字音不对,但是属于不经心,我有的时候重录某句,剪进去,或者同音轨重说,剪辑,但是有的时候当天录的集数一多,也懒得弄了。

第八,其实吧,说书人不容易,说句适当鼓励一些的话,再中肯的提一些建议,我觉得,大多数说书人不会不高兴的。可是,像教育下一代的口吻,在评论区逮啥说啥,真的好吗?

第九,听众了解的版本不一样,听众了解的知识也不一定准确,就敢不屑说书人。比如,我有位朋友说贾柳楼三十六友,有个听友满脸不屑,拿四十六友说事儿。刚才听老先生鼓曲,的确有三十六友版本儿。所以,有的听众,浮躁的很!

未完,以后有机会还会增加。

魏迅化2020年3月4号首发

以上的文字,有的也适合与影视剧的观众和小说杂文随笔的读者们探讨。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