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第六十三章

空中飘荡着一股沉闷的气息,士兵们身着的浅白缺胯袍半粘在身上,异常得难受。

刘宏作为大理寺卿,也鲜少见到宋承愠怒的时候,大多瞧见的宋承都是一副温和的样子,虽说不是那么疏离,却也难以接近。

直到他方才听到宋承颇具威慑力的话,他的记忆这才一下子回到了几年前。

当年的宋承不过也只十七岁,年纪轻轻,血性却高。这一年正逢突厥来袭,正当含元殿中的将领文官们讨论着应当派谁去平州时,龙椅上的皇帝眼眸沉沉,抬手挥了一下淡黄色的衣袖,直接便让当时还是宁王的宋承率军前往平州。

那时,殿中的人皆大吃一惊,甚至便有人上疏皇帝,让陛下收回成命。

一来是宁王年纪尚小,二来并无作战经验。

但是并无用处,当时不仅皇帝心意坚定,而且宋承也并没有说过多的话,近乎一声不吭地带着一批人马从长安直奔平州。

有官员实在担心,后来便又劝诫皇帝将定远大将军也加派过去,同宁王一同协作对战突厥,却被皇帝一口回绝了。

刘宏自然是明白这其中的原因的。

定远大将军威望极高,若是将其派出,那么军中会生二心,从而不会只听令于宋承,这是军中大忌。

就在朝中大臣胆战心惊地等着平州战报之时,平州大捷传来,这也让许多人皆松了口气,之后便纷纷对陛下的决定再无阻扰之意。

如今的宋承不比当年,却依旧有当年的影子。

当年甚至连他都认为,陛下或许是不太在意宋承的,不然怎么会这么放心地让宋承率兵前去,甚至不派什么人保护,只让宋承自己去忍受平州的寒来暑往。

万一战败,那么宋承还得忍受世人的唾弃。

而齐王却被好好地保护在皇宫之中,吃饱穿暖,什么都不缺。

而当朝臣都觉得陛下太过溺爱齐王之时,陛下却将太子之位给了宁王,几乎打了大部分人一个措手不及。

可后来刘宏深思一番,却又恍然大悟。

之所以陛下这么放心,正是因为他对宋承太过熟悉,知晓他的能力,遂才这么放心大胆地将人马交给他,而此举既能让宋承在朝中立好根基,也在为他之后的路做好铺垫。

如此一来,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齐王宋谨行便像是故意养在温室的嫩芽,或许稍稍一折便断了,最后只怕会落得一个任人蹂.躏的下场。

真是令人细思极恐!

荀末从斋房中出来之时,便发现这些兵像是被霜打来的茄子一般,耷拉着脑袋,活像一个个受气的小媳妇儿。

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多半是被殿下训了。不过这些兵确实该被整顿一番了。

不过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便忘了战时的艰苦了。

这哪能啊!

荀末正了正神色,将手中提着的刀放回腰间,便朝着宋承走去,垂首抱拳回道:“殿下,没有不妥之处。”

宋承眼皮一撩,桃花眸中隐匿着若有若无的光,嗯了声后,忽地转身走了几步。

若是这碧云寺是座空寺也就罢了,可怪就怪在这里还留有一个这么奇怪的和尚。

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诡异。

“等等!”宋承脚步一顿,忽而想到了什么,语气略急,“你方才是在哪里找到的这个和尚?”

“罗汉堂。”

宋承只带了几个人随他进入了罗汉堂,余下的人皆让刘宏带领着守在外面。

罗汉堂内陈列着五百罗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面目若慈若凶,士兵们走进去无一不觉得有些轻微的压迫感。

宋承微微拧眉,侧首看了眼荀末,问道:“方才那个和尚是从哪个罗汉中出来的?”

“是在伏虎罗汉中。”荀末想了想,又摇摇头,“不对。属下刚才去察看之时,发现这个罗汉的后背有一个不起眼的机括,正是通过这个机括,使得那个和尚得以藏身,不过这应当不是原本那个了,而是被动了手脚的仿制品。”

曹岳听着荀末的话,眉头一竖,快言快语:“真是狗东西!”

宋承则缓步走到那尊“伏虎罗汉”前,眼一抬,认真地打量着它。

他细细地看了又看,抬手微微按压。

果真正如荀末所言,“伏虎罗汉”的后背有一个不起眼的机括,而在这个机括在被按动之后,“伏虎罗汉”的后背忽地裂出了一条缝。

而这条缝隙刚好能使人侧着身子走出来。

宋承微眯了眯眼,思忖片刻,一句话未曾撂下,便抬腿侧身走进。

身后的曹岳等人见状,立时便要跟上去,可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宋承一脚踏进去的下一刻,这道缝便又倏地合了起来!

“殿下!”曹岳双目瞪大,立时扑了过去,伸手便要挡住那道合起的阙口,可惜的是他的手只重重地打在了“伏虎罗汉”的后背。

而太子殿下则消失在他的眼前!

“他娘的——”曹岳的手从上面滑落了下来,又不服地使出了浑身的蛮力,抬手拍打了好几下,但是这罗汉依旧毫无动静,安安稳稳地杵在地面上。

“曹岳!”荀末心中虽然也焦急,但是眼瞧着曹岳这番动作实在无用,便赶忙抬手拍了拍他的肩,“停下!你别犯傻!方才殿下是按动了机括之后才进去的!你怎地不先试试找到那个机括?”

曹岳心中火气正盛,听到荀末这么说之后,那火气又被浇灭了些,挠了挠头之后,便迅速盯着面前的罗汉,想要找到那个机括。

但他看了半晌都没发现,不禁又有些焦虑额,道:“荀末,你快来瞧瞧!我眼神似乎有点不好使了!”

荀末闻言,于是便上前一步站在了曹岳前面,慢慢看了一会儿,看着看着心中愈来愈凉,道:“不妙!这个机括也有玄机!”

……

随着身后的缝隙“砰”的一声阖起,宋承心中微微一颤,紧接着眼前便是一片漆黑。

他微微皱眉,心里很清楚,他方才脚下踩到了一个石子一类的东西。

许是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他被困在这罗汉之中。

不过宋承也不着急,站在原地等了一会儿后,眼睛便稍微适应了当下的环境。又因着他习武多年,夜视能力不弱,所以在幽暗之下,他倒也能看到些东西。

他慢悠悠地扫了一眼。

直到此刻,他才发现这尊“伏虎罗汉”的内里,竟然有一条密道。

他眼珠微转,索性便抬腿顺着石阶走了下去。

密道偏窄,宋承猫着腰朝前走着。黑暗中,他的脚步声格外清晰。

忽然之间,这寂静之处竟然传出了些“沙沙”的声响。不知是有人故意为之,还是因为一些畜生们随意跑动而发出的。

宋承眉头微皱,下意识地取出了藏在袖中的短刃,目光微冷,瞧向了发出动静所在的地方。

他慢慢地走了过去。

“净空——”有一道苍老的声音倏忽出现在这里,“是净空吗?”

宋承没说话,只是循着声音继续往前走,果然没几步便察觉出他离那声音越来越近,最终只隔了一堵墙的距离。

里面的人不知外面的动静,仍在轻轻地唤着:“净空……”

另一道声音随之出现:“净空师兄许是有了什么急事,所以一直未归,师父您别着急……”

宋承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短刃,而短刃上刻着“和”字的纹路,他凝神细思的同时,拇指也若有若无地划过这纹路使得自己能稍稍放松。

里面的人迟迟听不到外面有人回应,叫唤声渐渐地也停了下来。

宋承并不敢轻易出声,他不知道那里面的人是否会因为出现了一个陌生人从而从别的地方溜走。

他必须找到进去的机括,之后再见机行事。

宋承轻手轻脚地摸索了一遍这一块地方,却没有发现有什么像是能启动的机括。

恍惚间,他自己甚至觉得方才所出现的声音会不会是他的幻觉?

正当他这么想的时候,里面又传来了声音:“师父,师兄若是再不将吃食送来,只怕我们会饿死在这里……”

“慌什么?净空不是那等不守信之人。”依旧是那道苍老的声音。

“早知道如今是这般模样,师父,当初我们便应该离开碧云寺。如今这碧云寺成了牢狱一般,再也不是从前了。”

“师弟你糊涂啊!是师父将我们拉扯大的,碧云寺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怎么能抛家呢?”

“都怪那个道士!说什么能使碧云寺增添福祉,受越来越多人朝拜,结果呢!落了这么一个下场!”

“……”

宋承屏息,近乎将耳朵贴在了这块墙上,这才听到了这些人说的话。

他几乎可以断定这些便是寺中还留着的那些和尚。

而那位净空和尚,多半就是之前死在他面前的那个。

不过话说回来,若是这些和尚还未进食,仍在等着净空送过来的话,那这里必然是有可以传递食物的地方的。

或者就是有直接见到这些和尚们的法子。

想到此处,宋承的眼不免又扫视了周围一圈。

依旧是没有任何发现。

几番下来,宋承倒是没了先前那种非要进去的想法,反而漫不经心地随意坐在了一个石头上,闭眸听着这空荡之处的动静。

他在等。

约摸过了一炷香时辰之后,又出现了那种“沙沙”的声响。

这次声音却像是近在眼前。

宋承缓缓睁开了眼眸,只见不远处的地面之上竟然起了裂缝,随着沙沙的声音,那块地砖愈来愈被掀开。

他唇角微微扬起,也不准备站起,只是懒洋洋地望着那处。

窸窸窣窣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可闻,盘桓在这一片幽暗之处,透着一丝丝的诡异。

那一处的裂隙渐渐张大,有一块石板状的东西被掀了起来。

紧接着,一个光溜溜的脑袋从从中冒了出来,微弱的光打在上面,甚至有些在发光。

显然是一个和尚。

这个和尚侧首低声道:“师父,我先上去瞧瞧净空师兄……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若非宋承耳力过人,只怕压根儿听不清这和尚说的任何一个字。

他微扬唇角,心中已然明白这些和尚藏身在此,也便没有先前那番急迫了,反而有些不紧不慢起来,似是想知道这和尚何时才能发现他。

时辰仿佛过得很慢,那和尚脚步很轻,随后又缓缓地将石板盖了回去,一番动作甚是熟练,没有半分犹豫之处。

也丝毫没有发现昏暗的环境中有一双眼睛正半眯着瞥着他。

直到他听到了不轻不重的一声叩指声,他登时身体一抖,眼睛似乎要竖起来,颤颤巍巍地问:“谁?”

他屏息凝神站在原地又听了好一会儿,却发现四下寂静,一瞬之间,他猜测自己大概是神经太过紧绷而产生幻听了。

正当他要放松一口气的时候,那叩指声倏忽间又响了起来。

这下就是和尚再傻也反应过来了,分明就是有人在背后盯着他,他顿时脑袋一僵,甚至不敢轻易朝别处看去,只能抖着声又说:“……谁?别装神弄鬼的!”

宋承慢悠悠地呵了一声,手指摩挲着短刃上的“和”字,眼皮一撩道:“你又是谁?”

和尚被这冷不丁出现的人声吓得浑身一哆嗦,随后鼓起勇气才出口:“小僧是碧云寺的僧人……你,你怎能来此?这里是寺中机要之地,闲杂人等皆不能来此。你若是有敬佛爱佛之心……你,你便赶紧出去……”

宋承听着他说这么一串话,只觉得聒噪,于是直接抬腿朝前一迈,慢慢地走到了他的身后。

和尚仍在喋喋不休地说着让他赶快离开的话。

“敬佛?爱佛?”宋承觉得好笑,凉凉一抹笑显现在唇边,“我问你,碧云寺中之前是否来了一批平头百姓?”www.)

和尚蓦地察觉到这人似乎就在他的背后,更加不敢轻举妄动,又听得他问了这么一句话,登时心中便一震。

他……是如何知道的?

“小僧也不知。”

“哦?可是你那净空师兄也是什么皆不说,最后落了个惨死的下场。”

和尚一听到这样的话,更加震惊,脱口而出一句:“什么!”

师兄……怎么可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