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铲草除根杀恶吏

回村的路上,又把那些受伤倒地的坏人们都捆绑起来,都带到宋太公家门前,一溜排地跪着。

庄上也有受伤的,也都集中到宋太公家的院子,请郎中给治疗。

玉芙蓉在秀才的帮助下把坏人们审讯了一通,不管是衙役、捕快、狱卒、流氓、打手、恶棍、黑帮,都是长吏指使来的,供词大同小异,都是要抢宋小姐。

记下了他们的姓名,性别,职业,家庭住址,家中人口,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又把他们教训、痛骂、收拾了一下,才给放了。受伤的让他们自己抬回去。

————

众人得胜归来,豪情万丈,也不管鞋子跑丢了,衣服撕破了,脸上挂了彩,身上粘了灰,一个个坐到酒桌旁,借着刚刚大获全胜的一股英雄气,开怀畅饮。

相互夸耀着对方的英雄事迹,描述着对方的英雄形象,歌颂着对方的英雄气概,互表敬慕,频频敬酒。

那些庄上女子们的表现更是让大家刮目相看,让男尊女卑见鬼去吧,提着酒壶,拿着杯盏,都来向女子们致敬,敬酒。

女子们也嘻嘻哈哈、得意洋洋地接受着男人们的恭维,细数着各自丢了几块板砖,扔了几把菜刀,大概打中了几个坏人。气氛比刚才举办结婚仪式时更热闹。

————

新娘子听说女侠带着大家又打赢了,也顾不得什么传统礼仪,扔了盖头,就跟着孩子们跑了出来,对着玉芙蓉千恩万谢。

大伙儿看新娘子都跑出来了,又聚了过来一起起哄,让新娘子给女侠敬酒,给大家敬酒。

宋太公感激女侠又一次救了宋家,准备了几百两纹银来酬谢。

玉芙蓉一心伸张正义,除暴安良,岂是为了银两,坚拒不收。

让众人对她的高风亮节,清高自诩又钦佩得五体投地。

双方拉扯了半天,一方就要给,一方就不要,众人又帮嘴,劝了,拉了几回,把几十两银子塞进了秀才的口袋。争执不过,秀才只得高兴地收了。

众人继续喝酒,猜拳,起哄,尽兴地热闹一回。

————

宋太公一家坚持再留玉芙蓉和秀才多住几日。

大家皆知县衙长吏暴虐凶残,卑鄙低劣,吃了这么大的亏,绝不会善罢甘休。

因此想多留女侠住些时日,再保护宋家庄一段时间。

等事态渐渐平息,再请人说和,以重金贿赂县令和长吏,将此事化解了,宋家庄方能长久得到安生。

————

转眼,玉芙蓉和秀才在宋家庄又停留了十日。

每日都是盛情款待,酒宴不断,美言美语地奉承着。

一开始还觉得这样的生活挺美好,比起浪迹天涯舒坦多了。

可这过了几日,玉芙蓉又觉得单调无聊了。

这安逸的生活根本不是玉芙蓉的追求,她追求的是惊心动魄,紧张刺激,富有挑战性的江湖生涯。

能实现她存在的价值,能活得有意义。这无风无浪、平淡无奇的生活,不是她作为一个有理想的妖精所希望的存在状态。

于是招呼秀才提出要走。秀才虽然不舍,但得听师父的安排,开始收拾行囊。

宋家一听玉芙蓉要走,又赶紧设法挽留。宋小姐亲自来纠缠,玉芙蓉无奈又答应再停留几日。

秀才倒挺高兴,他可不喜欢风餐露宿的生活,能在这里舒服一日是一日,有得几天清闲,正好可以安心读几天书。

————

这才又过了两天,玉芙蓉又想走,这种单调的生活对她来说,像是坐监牢。

宋太公还是苦苦相留,长吏那边还未搞定,一个劲地通过中间人传话给宋太公,此事没完。长吏有官府撑腰,定要严惩宋家庄,挽回颜面,维护尊严。

玉芙蓉明白,宋太公是怕自己一走,长吏又带人来复仇,宋家庄难保全,女儿又遭祸。

那长吏就代表着官府,又没地方能告他。

可玉芙蓉也不能一辈子就守在这里,看家护院啊。

她的心在江湖,志向高远,是一心要做大侠的呀。私下里找秀才商量个离开的办法。

秀才不会打架斗殴,但动动脑子还是可以的,馊主意比较多,毕竟读了不少书。

秀才给玉芙蓉从头到尾分析了一下,症结归根到底都在那个长吏那儿。

事情是由他好色而起,由他推进,由他控制,不管官府还是黑道,都随他调度。要想长久解决,秀才做了个手势,得神不知鬼不觉地抹去那长吏。

————

玉芙蓉一听主意不错,不愧是我的徒弟,夸奖了秀才几句。

然后两个开始制定详细的行动方案。

在宋家庄上找了两个胆大心细,熟知县城地形的人。玉芙蓉和秀才都化了妆,跟着两个人混进县城,去摸清长吏的行踪。

长吏是地方上的名人,好打听,一番跟踪调查,就了解到了长吏的住处。

接着一连几晚,玉芙蓉都偷偷飞去长吏家中,暗中观察,仔细了解他的生活规律,等待机会下手。

————

这长吏这段时间受了挫折,跌了脸面,每天晚上都气哼哼地在家喝闷酒,拿仆人和婢女撒气,很少外出应酬,四处闲逛。

这天,夜深人静,玉芙蓉看准了时机,施展了妖法,轻易进入了长吏的房中。

长吏独自醉卧在床上,鼾声如雷。

玉芙蓉轻轻用布带捆缚住长吏的手脚,绑在床上。

然后猛然拎起棉被折叠后捂在他的脸上,用力摁住。

长吏突然惊醒,拼命挣扎,怎奈手脚都被捆绑在床上,口鼻被捂又喊不出声,玉芙蓉力气又特别大,垂死挣扎了片刻,一命呜呼,一动也不动了。

玉芙蓉不放心又捂了一会儿,确认死透了,方才解开布带,将长吏的身体放平,盖好被子,收拾整齐,不留任何痕迹,拿好布带飞走了。

————

第二天晚些时候,有中间人将消息传到了宋太公耳中。

说县衙的长吏昨天晚间于睡梦中醉死,长吏家正在大办丧事。

宋太公一听,喜出望外,心头大患终于消除。县令那边早就搞掂了,长吏这一死,这糟心事总算完结。

赶紧欢天喜地的将这个好消息去告诉玉芙蓉。

玉芙蓉和秀才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听了宋太公的好消息,两个一脸笑容。

玉芙蓉笑道:“那,现在我们可以走了吧?”说完,两个就要动身。

宋太公好像有点明白了,那长吏突然死亡跟这两位有关系,赶紧又来挽留,感谢。

玉芙蓉已经在宋家庄呆了半个多月了,实在是呆够了,坚决要走。

宋太公一边招呼家人相送,一边又取来重金酬谢。玉芙蓉坚辞不受,携秀才潇洒离去。

宋太公带着全家一直送到村口,村庄里获知的人家也都跑出来相送,感恩不尽。

宋小姐更是一滴泪水一声姐叫着,感谢玉芙蓉挽救了她,还给了她一个她想要的人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