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小孤儿流落江湖

柴俊堂是华州诸县柴家沟人,自幼失去父母,被好心的村民们照料,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

十三岁时,被人介绍到华州城周家当铺做了个小学徒。

幼小的年纪,他哪里知道这当铺店的老板周作人,是个远近闻名的刻薄鬼,毒心肠。

城内外百姓被他盘剥久了,都憎恨其人,多不愿与他交往,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周坏人。

在他家帮工的人,也都时日无长,很快就走。都是因为周作人为人太刻薄,忍受不了他。

柴俊堂自从进了周家,顿时落入了火坑。天不亮即被叫起,夜深时方能入睡。

家里、店里里里外外的打扫清洗,各种货物的搬进搬出,做饭洗衣领孩子,开店守门理物品。保姆、佣工的活全得干。把个孩子累得憎恨人生。

又吃着粗茶剩饭,睡觉的时间都不够,还经常挨周坏人两口子的骂。不出一个月就精神恍惚,浑身无力了。

几番动了逃跑的念头,但一个孤儿又能去哪里呢?

回村里?乡邻都生活不易,不想再给人添麻烦。

闯江湖?人又太小,没什么本领,怎么闯?小小年纪,整日痛苦不堪,了无生气。

————

但天无绝人之路,天生我材必有用。

柴俊堂自幼靠大家照顾,众人养活,因此不自觉地学会了讨人喜欢的本领。被艰辛的生活逼出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灵活头脑。

时时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因此学什么都特别快,与人交往自来熟。

村庄里,人人都夸这孩子聪明,会来事,眼尖手活腿脚快,胆大皮厚嘴巴甜,能读会写知算账,能掐会算擅扯淡。

当铺中总有人往来,柴俊堂遇谁自来熟的性格,见人不忘的好记性,很快便结识了一些人。

这其中就有对这孩子特别赏识的杜谦。

这杜谦是谁呀?乃是江湖上一惯偷,他本是杭州淳县人,本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做人原则。将他偷盗隐藏的窝点设在了华州城里。

经常在华州、杭州、嘉州、锡州、苏州、越州等地方,流窜行窃。

得了一些物品自己不好销赃的,便与这周坏人合作,借他的手换得现银。

虽然周坏人刻薄吝啬,但与他交易便少了许多风险,因此时常出入周家当铺。

————

杜谦在周家当铺见到了柴俊堂,第一次就感到这孩子热情,机灵,会待客,已经是另眼相看。

第二次,柴俊堂一眼就认出杜谦,与他交谈非常熟络,像是老熟人。让杜谦吃了一惊。

第三次一见面,简直成了亲密的一家人,孩子为杜谦端茶倒水,让座陪聊,嘘长问短的,将杜家的老小上下问候了个遍。着实让杜谦喜欢得不行。

又见孩子面黄肌瘦,劳累不堪,依然强打精神招呼客人。

知道这孩子给周坏人折磨得惨了,当下又爱又怜就想收了这个徒弟,日后在江湖上能有个得力的助手,自己的一身本领老了也后继有人。

柴俊堂也会判断他人对自己的喜恶,周坏人看自己就是一个会干活的牲畜,但这杜谦老头看自己,却如看他的一件珍爱之物,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和鼓励。

柴俊堂于是暗中观察杜谦和周坏人的交易,偷听他们的谈话,绕着弯子从周坏人口中套杜谦的底细。到底还是知道了杜谦江湖神偷的身份。

又觉紧张不安,又觉惊险刺激,又觉惋惜难受。心想这杜谦大爷要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江湖大侠该多好,怎么是个小偷。

————

过了十几日,杜谦又来了。俊堂依旧热情熟络地接待。

杜谦与周坏人暗中交易后,来与俊堂闲聊。

问俊堂在这里吃喝可顺口,起卧可随心,生活可如意,前途可光明……

一番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话一问,俊堂便起了疑心,模棱两可地敷衍了几句。

两面水滑,既没有指责周坏人,也说出了自己的困境。

杜谦就喜欢这号机灵人,于是低声告诉俊堂,今夜三更来找他出去玩。

说完,起身找周坏人告别而去。让柴俊堂一阵心虚,这半夜三更的出去玩什么?莫非去偷?

————

柴俊堂内心忐忑不安,不敢入睡。至三更,果然杜谦轻易溜门而入,进了店中。

俊堂夜间守店就睡在店里,后院即是周坏人的家和当铺的仓库。

杜谦低声招呼俊堂穿好衣服,随他出去。

俊堂依言穿戴整齐,关好了店门,跟着杜谦身后,往夜色中走去。

————

杜谦身着夜行衣,在街巷中只捡暗处走,专找偏处行。

路途中,给俊堂表演了飞檐走壁的轻功,躲藏伪装的绝活。在夜色中,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如鬼魅飘忽,似妖怪出没。

把小俊堂看得目瞪口呆,心荡神摇的,要是自己有这门功夫,就可以离开周坏人,独自去闯荡江湖啦。

末了来到城墙边,杜谦往墙上扔出一支带绳的铁扒手,勾住了城墙,顺着绳索如猴子爬杆,没几下便到了城墙上。

扔下绳子,又将俊堂拉了上去。

又从城墙的另一边,用绳子放下去俊堂,杜谦自己纵身跃下。将俊堂带到了城外无人处。

————

杜谦此时也不隐瞒,将自己的底细和盘托出,他就是一个江湖神偷,闯荡江湖这些年,从未失手。

将想法也如实奉告,想收俊堂为徒,教授他此身绝活,师徒在江湖上能有个伴。

保证俊堂这辈子衣食无忧,金银花不完,美女享不尽,潇洒过一生。

又道周坏人歹毒无人性,跟着他早晚都是个能干活的牲畜,没有任何前途,甚至连小命都活不长。

————

柴俊堂年少不成熟,又爱慕杜谦一身的好本领,又确遭那周坏人无情虐待,早有心逃跑。当下跪倒在地,拜了杜谦为师。

杜谦兴高采烈,得一有天赋的高徒,后半辈子有指望了。

当时就问俊堂,可打算与周坏人道别?可还有什么自己的东西要从周家带走?

俊堂如实答,自己还有一些换洗的衣服,还有几本书。

杜谦哈哈大笑:“就那几件破衣烂衫你还要?跟着我,从此都只穿好衣服啦。书,都是些没用的东西,不看也罢。”

俊堂也跟着笑起来,好日子好像就在前面等着他了。

就此,柴俊堂踏上了江湖险路,人生有了大转折。

————

这柴俊堂的聪明伶俐也不是吹的,自从跟了杜谦,有名师的指点,有天赋的支撑,有自幼贫苦练就的刻苦用功的精神,有不学会就决不罢休的毅力,五、六年内便学会了杜谦大半辈子的积淀。

又过了二、三年,仗着年轻,天赋高,好胜心强,又拜访过几个名师,得了高手指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是超过了师父杜谦。

轻功如风疾速,出手快如电闪,夜晚眼光如猫咪般明清,埋伏时似老鼠般无息无声,嗅觉若猎狗般敏锐,伪装似百人同身。

跟随着师父杜谦,走南闯北,访东游西,遍历大江南北。

专挑繁华地去,专往人多处行,专检热闹处挤,一眼能看清贫富,一闻能识得贵贱,看准了便是手到擒来,盯上了溜门开锁什么珍奇玩意都归他所有。

自打跟了杜谦,别说衣食无忧了,已经是富贵享之不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