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机缘巧合练就幻踪拳

有一次玉芙蓉回牡丹园,秀才就想着法子找玉芙蓉试验一下自己的拳谱,玉芙蓉可是公认的打架大王呀。

可又怕玉芙蓉笑话他,不敢明说自创拳法的事,就暗中等适当的机会。

看到玉芙蓉在中院的一片空地上,活动一下筋骨,秀才装作若无其事地就来了。

好像恰巧看到玉芙蓉在练功,一高兴要请师父给指教一下。

玉芙蓉还能不知道秀才那点猫三狗四的功夫,现在心情好,就陪他玩玩吧,歪着嘴角笑嘻嘻地接受了秀才的挑战。

秀才一心要检验自己自创的拳法,一心一意地,扎扎实实地打了起来。

玉芙蓉刚拆了七八招,突然飞起退去,大声道:“你这拳法跟谁学的?”

秀才原本想说是自己创立的,但幸好脑子没糊涂,就把妖精们、黑白无常、鲁峰、和尚、老柴等等教他功夫的事,都说了出来。

————

既然大家都在教,那玉芙蓉作为师父更要教教啦。

以前因为秀才总是不成器,玉芙蓉心灰意冷地也没太在意教秀才的功夫,出门在外陪着自己就行。

既然现在秀才已经身手不凡了,就得用心给敲打敲打了。

玉芙蓉的功夫跟所有的人和妖精又不一样,大家的功夫都是练出来的,玉芙蓉的功夫是打出来的。

每次闯荡江湖有了些经验教训就回到天峒山闭关修炼一阵子,有了点心得体会就再出去找坏人实践一下。

注重的都是实战,不玩花架子。

把秀才那些花拳绣腿的招数都给祛除掉,又增加了一些实打实的功夫。

玉芙蓉教功夫还有一个好处,她不像花妖们那样乱教一气。

她经常与人打斗,知道人的弱点和长处,对症下药地教。

看玉芙蓉如此用心传授功夫,没有丝毫嘲笑的意思,秀才一激动就把自己编写的拳谱都拿出来给玉芙蓉看。

玉芙蓉也是很负责任,按照秀才的拳谱一招一式地跟秀才过招,好就是好,继续发扬,不好就是不好,马上修改或去掉。

一连几天,将秀才的拳谱都给改完了。

玉芙蓉自己试了一下,不太适合妖精,但很适合秀才,鼓励他勤学苦练。

————

秀才就此定下心来,一心一意就按照自己的拳谱勤学苦练。

江湖上各种拳法都有自己的名称,秀才琢磨了很久,起了一个玄乎一点的名字,幻踪拳。

先是唤蓉发现了他的那本幻踪拳谱,知道是玉芙蓉指点的,也没意见,毕竟玉芙蓉是秀才的师父。

然后秀才又送给黑白无常看了,这次把黑白无常吃了一惊,知道是玉芙蓉帮着改写的,也就不吃惊了。

夫妻俩对着拳谱用心比划了几天,又诚实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秀才又给虚心完善后,就按照黑白无常说的系统性地苦练自己的幻踪拳。

————

经过秀才与南岳镖局的一番苦战,黑无常对老柴道,秀才的功夫已经不在你之下了。

老柴惊得差点让一口口水噎着,费力地吞了下去,呆了半晌。

这怎么秀才就赶上自己了?

认真反思,可能是进了牡丹园之后好吃好在地就不思进取了,现在可好,被一个窝囊秀才给反超了。

这传出去不是让人笑话吗,勉励自己,得好好努力一番。

要不跟着倪双学学妖术?

————

玉芙蓉与秀才在一起待得久了,这感受就越来越复杂。

没这个秀才在身边,一个妖孤单寂寞,生活太无趣,遇事也没个人商量商量,使唤、跑腿的都没有。

但身边多了这个不会飞的人,又成了大累赘,到哪都得拖后腿。功夫又差,碰到危急时刻也帮不上忙,还得护着他。

秀才性格又黏糊,成天唧唧歪歪跟事妈一样,罗里吧嗦挺烦。

但妖精行侠闯荡江湖找个伴也不容易,妖精不耐烦理解人类的行为,人类也少有愿意和妖精同行结伴的。

好歹有个伴,秀才不管咋说还是任劳任怨的,对自己又关心体贴照顾。

玉芙蓉也只能安慰自己迁就一下,人无完人,妖无完妖,降低了对秀才的要求。

需要时就带着秀才同行,嫌弃秀才时就把他丢在牡丹园,独自一妖出去闯荡。

但现在眼见得秀才练成了幻踪拳,虽然还称不上武林高手,但对付一般小混混绰绰有余,可以作为不错的帮手了,就又从牡丹园把秀才拖出来,到江湖上去历练。

美其名曰:以实战提高功力。

————

这天两个伙伴闲逛到了丽州地界,一连多日,无侠可行,连个拦路打劫,调戏良家妇女的混混都没碰上,直叹命太苦。

两位郁闷得不行,无精打采地骑在马上,信马由缰地往前晃悠着。

秀才怕玉芙蓉寂寞,又给玉芙蓉讲历史故事听。

讲唐朝时,唐玄宗派大军攻打南方的南诏国的事。双方隔着洱海交战,导致唐兵大败。

秀才就感叹,为什么不绕过洱海去打呢?洱海又不大,嘲讽古人太傻。

玉芙蓉本不想听,但你不让他讲这个历史故事,秀才必定又会讲另一个历史故事,或许就是辽国打宋朝。

总之都是烦,烦哪个不一样呢。

眼见天要黑了,两位也不匆忙,他们一直都是走哪算哪,有店就住,没店露宿,都习以为常了。

————

走着走着,夕阳下出现一条大河。

南方多河流,到处都是河,也没什么可奇怪。

行到渡口,见渡船已经没了,想必是夜间不渡人。

若只是玉芙蓉一个,一飞就过去了。可拉着这么个烂秀才,再加上这两匹马……

这都是引起玉芙蓉心情复杂的原因,秀才有时太累赘。

秀才可没有什么抱怨的,已经在寻找今夜露宿的地方。

河岸找了几处可供选择的地点,请玉芙蓉做决定。

玉芙蓉正要训他别啰嗦,自己决定就行,忽见芦苇丛中撑出一条大船来,船前船后有两名船夫。

秀才也见到了大船,挺开心,原来还能渡河。

————

大船还未靠上码头,船头的壮汉已经喊了起来:“客官,可要渡河?”

秀才已经牵马到了渡口:“正是,船家送我们过河吧。”

大船靠上码头,秀才正要牵马上船,船家立在船头挡住。

礼貌地先打招呼:“客官,你们误了摆渡的官船,我们这是私船,误了时间,收费可是要加倍的。”

秀才忙问:“我们两人渡河你要多少?”

船家嘻嘻一笑,竖起一根食指:“一钱银子。”

两人渡河收一钱银子,这可不少。但连马在内,又误了官渡,也不算太坑人。

秀才答应了,伸手掏出一钱银子递给了船家。

船家道了谢,用撑杆稳住了船,让二位牵马上船后,前后两人一用力,船摇晃着荡向河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