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费人和费牛,担子重了

“有剩余的草木灰吗?”

早年外出游历,尉缭热衷新的知识点。

可别小看田地,关乎到一国税收,老百姓的收成。

“有的,剩余一点,俺带你们去看。”

铁树在前面带路。

“走。”

赵玄在前世就有见过,不过,并不妨碍他看看古代的。

“这些就是了,用在田地的草木灰,用了有一半多。”

铁树在自家田地前停下。

“刷。”

三人顺着手指看过去,草木灰呈现灰白色,显然没有助燃过。

助燃过的草木灰,呈现的反而是黑色,而不是灰白。

“古代和现代的草木灰,都一样,在这里也能看到。”

赵玄看着熟悉的东西,上前捧了一把。

“这些不起眼的灰,撒在田里,就会变得肥沃?”

尉缭也上前一看。

这种从书上了解不到,属于老百姓们,口口相传的宝贵经验。

“对的,每年必会焚烧一次,弄一次草木灰,不然来年的收成不好。”

“而且,也不是说不起眼,可以增肥的东西很珍贵。”

铁树见文士不嫌弃脏,自然没有阻止这样的举动。

“凡是有增肥效果的,确实珍贵。”

尉缭认同的说道。

为了增产,各国都在想尽办法,兴修水利,保持灌溉的力度。

“还有其余的增肥方式没?”

赵玄转而问起。

在没计划解决粮食问题前,他只是简单看看资料,没深入的了解过。

“文士你是不知道,有草木灰加灌溉就不错了,没有其余的增肥方式。”

铁树想都没想的说道。

“也对,许多增肥增产的方式,经过漫长时间的总结,才出现的。”

赵玄心里有了底。

“有一种合适……”

没进入工业时代前,明代出现的熏制肥,无疑很合适。

通过火烧,促使粪肥的氧化,并腐熟,达到提高肥效的作用。

这是一种天然的合成肥,由动物、植物和无机物构成,效果扛扛。

“是啊,新的增肥方式出现,太难了。”

内史腾都知道难度多高。

天下纷争数百年,为了加强战争潜力,能想的,都已经想到了。

“谁想出新的增肥方式,那就是神人,上天派来世间的。”

铁树直接便是说道。

“主要使用的是什么农具?”

了解完这些,赵玄问起另外一个问题。

“几位文士你们看,这是铁插,用来翻弄土地的。”

铁树挥动了几下。

“铁插?”

三人打量起来。

在前段,有个v字形的铁制犁头,可以减少耕作时,带来的一些阻力。

然后,依靠人力,或者牛力进行耕种。

“还有一种是铁耨。”

这种可以用来松土,日常的除草,作用也不小。

“种田也是一门学问。”

今天的暗访,让尉缭涨了许多知识。

“曲辕犁该提前出现了。”

同样的,赵玄的收获也不小。

眼前所见是最早,也是原始的耕种方式,比较费人和费牛。

到最后,收成还不怎么够一家子,日常的开销。

“赵兄台,我挥动几下试试?”

内史腾在一旁请示。

“可以,试试看。”

赵玄有意瞧瞧有多费人。

“小心点文士。”

铁树口中的小心,不是怕农具坏了,而是怕对方闪到腰。

从未下农活的人,一个不注意,就会是这结果,要么跌倒在地。

“没事。”

长年待在军营的内史腾,有一把力气。

“呯,呯。”

抗起铁插,在田里翻了几下,还是比较轻松的。

“这犁地不一般。”

不过,到了人力犁地的时候,整个人顿时一阵吃力。

而时间越长,这种感觉会进一步强烈,直至受不了。

“老百姓生活得不容易啊。”

目睹这一画面,尉缭叹了口气。

毕竟,连内将军都如此,何况是长年耕种的百姓?

别忘了,不是家家户户,都用得起牛耕,有也要轮流使用。

“确实不容易,要让他们富裕起来。”

赵玄感到身上的担子变重了。

“文士你真行,最后没什么事,俺的担心多余了。”

看对方下了田地,铁树意外的说道。

也对,这文士长得壮实,就算没有劳作过,问题是不大的。

“每天都是这样子吗?”

内史腾一个军人,都觉得很辛苦。

“不是每天,每年都这样,也不知哪年才能过上好日子。”

铁树有些忧愁。

“一定会的,相信这天不会远。”

内史腾望向君王,又看着眼前的百姓,肯定的说道。

这位君王刚接触朝政,也年轻,百姓的好日子还在后面。

“谢谢你这么说。”

谁都想坚持到日子好起来,铁树露出一道笑容。

“打断插秧这么久,我们也该告辞了。”

尉缭在君王示意下说道。

“不会打断到,有时间再来,欢迎你们下次来。”

铁树送别了三人。

“去,留下二十个刀币,作为补偿。”

走了一段路程的赵玄,停下脚步。

老百姓跟他们唠嗑许久,耽误了今天的插秧,理应进行补偿。

刚刚,不当面拿给对方,就是料定不会收下刀币。

“喏。”

内史腾原路折返,把二十个刀币,悄然放在铁树的田地边。

“王上,增肥方式找不到,只能从开垦荒地入手。”

“以及夺取适合耕种的土地,正好,燕国屡次进犯。”

路上,尉缭一边说道。

“开垦荒地的速度太慢,可以从燕国方面入手。”

赵玄没说熏制肥。

没开始去做的事,他不喜欢拿出来说,至少手里得有成品不是?

包括曲辕犁也一样,弄出来之后,再试一试效果。

“就是军粮还得筹备,得等等。”

尉缭无奈的说道。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让几个辅臣都头疼的存在,始终得不到解决。

“无妨,这么多年过去,不差这一会。”

赵玄倒是看得开。

“好在今天不是没收获,至少,我们看得见百姓的困境。”

“可召集工匠,看能不能改进农具,以便省力一些。”

尉缭接着说道。

“不错,寡人正有此意。”

赵玄点了一点头。

“王上,二十刀币,已经放在铁树的田地旁边。”

说着话,内史腾就赶来了。

“出来有一段时间了,我们回宫。”

“喏。”

赵玄没多做逗留。

而两人跟在君王身边,从附近的乡村,返回邯郸城内的王宫。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