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以铁骑万余亲征

31 以铁骑万余亲征

“主公欲与袁绍决一死战吗?”整场会议都不曾开口的荀攸在散会后立刻问我。

“这是迟早的事情,”我耸了耸肩,“袁绍已经不准备再给我更多的时间了,所以我选择反守为攻。在吕布的地盘上作战,也能稍微减少我方的损失。怎么?”我扬眉问他,“公达先生觉得……我没有胜算吗?”

“袁绍虽然势大,但最后的胜利者并不一定是他。”荀攸微微摇头,“若主公决心亲征,请务必带攸同往。”

我看着他,笑道:“你忘了自己的职位了吗?”

督军军师,如果他都不随军,那叫什么军师?

“我需要人手,最少也要两百人。”他立刻向我要人,“而且要军中有些威望和资历的老兵。”

我当即拍手,叫来了身边资历最老的一名旅长:“这是从凉州便跟随着我的旅级将领——祖烈,忠诚与能力都可以予以绝对的信任,在军队中也勉强算作半个文化人……祖烈,从今天起,你和你的士兵,听候荀先生的指挥!”

祖烈看了荀攸一眼,并没有痛快答应,而是闷声闷气地问了一声:“是否要脱离一营?”

“不必,”荀攸解释道,“此战事关重大,我要为主公打探道路消息、山水形势、敌方动向,战时还要有人负责督战,祖旅长的身份真是最好不过。”

祖烈这才双手抱拳,应道:“祖烈领命!”

“那攸就下去准备出征事宜了。”荀攸也朝我一礼,与祖烈一同退了出去。

我一个人坐了几秒钟,又想起一件小事,随即将庞淯唤来:“梁山的儿子梁聪……你派人把他给我叫来。”

“梁聪?”庞淯浓密的眉毛一皱又放,点头之后急匆匆地小跑着出去。

我估摸着可能会花费较长的时间,于是在外院中慢腾腾地打起了太极拳。由于时间太久,这套太极拳的招式早已残缺不全,我只能在左野马分鬃、右野马分鬃,左搂膝拗步、右搂膝拗步,左揽雀尾、右揽雀尾,云手、白鹤亮翅、如封似闭几招上翻来覆去地练着。

一套破拳打了半晌,我感觉到双手之上始终没有产生传说中太极的黏附感,更无法搅动风云天地宇宙星辰。

于是我在院内上蹿下跳,攀墙跃树,锻炼起轻功来了。

“主公,梁聪到了。”庞淯实在找不到我的身影,只好在院子里大喊了一声。

我从超过三丈高的大殿之上一跃而下,在半空之中强行滞缓下坠之势,最后竟然轻飘飘地成功着陆。

庞淯的眼神有些呆滞:“主公你这是……跟白发那妖道学的吗?能飞起来了吗?”

我遗憾地摇头:“飞不起来,只能减缓落地的速度。”

同样已经呆傻的梁聪连话都说不出来。

我抖了抖袖子,清了清嗓子:“小梁啊,你现在是排长了吧?”

“呃,是的,主公。”他一正面容,点头答道。

“前几天,陈到调离外地,我这里缺个贴身做事的,我想问你愿不愿意调过来?”我笑着问他。

他毫不犹豫地连连点头:“当然!当然!”

“那就过来吧。”我一挥手,“子异,明天给他的旅长说一声,将手头的事情交接好。”

“诺。”庞淯看了梁聪一眼,躬身答道。

毕竟是梁山的儿子,放到我身边……至少能保住性命吧?

接到任务之后,所有人都开始着手战前准备工作。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听取汇报,视察军队,目送粮队,收看简报。

在这里,我挑选两篇稍有意义的消息,都是河内太守李典所发,都与吕布有关。

“收到我军关于袁绍行踪的消息后,吕布遣女玲绮督率轻骑,欲截杀绍于柏人,为绍将朱灵所拒,布兵少不能克,遂退。”

吕玲绮?

我搓着下巴,回忆着那个清秀却不失英气的小吕姑娘。

偶尔想一想,如果让吕布做了我的岳父……他会不会从此就成为我手下的一张超级王牌?

“吕布接收了河内提供的小部分粮草,并接受了主公所提的建议,拓拔营长已于今日拔军北上,共率四千五百骑。”

拓拔野的四千人,再加上李典提供的五百骑兵,对于吕布来说,也算得上是一支不弱的援军了吧?

在剩余的时间里,我也无暇与妻妾女儿共享天伦,而是选择了部队。

这毕竟是一场有可能改变中原格局的战役,如果可以,我真希望一战定天下。

于是我将一营调出洛阳,与其余几营一同操练,同吃同住。

然后……六月初一,就在我登台宣誓完毕、翻身跳上马背、正准备率军出发的时候,拓拔野派来的信使却与我撞了个照面。

我一把扯开信筒,将信纸抽出。

“吕布这厮恼我掳劫其女,死活不同意我来当他的援军,也拒绝提供粮草,我营现驻于邺城西之武城,粮不过半月,急待主公决断。拓拔野。”

“让拓拔野守在武城,紧密关注吕布动向,如果需要支援,照样出兵!”我随手将信纸塞入鞍下,催动追命朝北行进。

信使一夹马腹,扬尘而去。

身后,超过一万两千名骑兵逶迤而行。

六月初四,大军抵达河内郡的治所怀县。

前来迎接的郡丞却告诉我李典并不在县内。

“禀凉公,李太守督军东北,已有数日了。”这名身材高大、面容俊朗的郡丞恭敬地对我执礼。

“郡丞怎么称呼?”由于他年纪很轻,我也没太在乎礼节,只随口一问。

“下官复姓司马,名朗。”郡丞低头答道。

“司马……”我当即一怔,司马懿的兄弟……“司马伯达?”

“正是。”司马朗微微抬头,眼中惊讶之色一闪而过。

“没想到曼成倒是找了一名大贤辅佐自己,难怪会放心带兵出征。”我笑了笑——其实我压根不知道司马懿的这位大哥有什么本事。

“朗才疏学浅,实不敢当此谬赞。”司马朗连忙躬身。

“不必谦虚,司马家的家学传承,我也是颇有耳闻。”我胡诌了两句,然后勉励他,“听说你兄弟八人,各个身负才学,若能为我所用,真是大幸!”我可记得传说中有个荀氏八龙、司马八达的说法。

“呃?”他微微一怔,“下官兄弟一共六人,几名幼弟年未加冠,不敢妄才学。”

这会轮到我发怔了,想了半天,呆呆地问了一句:“令尊令堂可好?”

“家严家慈均好,有劳凉公挂心。”提及父母,他又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

“哦!”我点了点头,看来老司马还要再生两个……才能凑够八个儿子啊……

“凉公今日是否停驻怀县?下官好早作准备。”司马朗恭声问道。

“也好,”我看了看日已西斜的天空,“你若有空,给我讲一讲北面的形势。”

“有次荣幸,实在乐意之至!”司马朗躬身回答。

我觉得这名高大而年轻的郡丞在礼节上真是无可挑剔,对比自身,忽然有些自惭形愧的感觉。

大家世族的家教……确实好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