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想跟你们做笔生意

老李家实在太穷,虽时常上山做工,可那点工钱却还不够一家老小吃喝。

若是遇到接连下几天雨,一家人都得饿肚子。

“少夫人。”这时春秀提着一袋子饼出现在了门口。

这是刚才她叫春秀去街上现买的。

她接过饼,递到孩子们手上,“来拿着,趁热吃。”

小四收回手放在身后,拒绝道,“姐姐,刚才你已经给过我们了,这些我们不能再要,再要就是贪心了。”

叶知秋被孩子们的质朴触动,坚持道,“快拿着,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饱饭身体就长不好,长不好就没办法帮阿爹阿娘分担了不是。”

小四小五还在犹豫,小六却扭着屁股走了过来,口水流成了瀑布。

哥哥俩尴尬不已,立马给她擦掉。

小女孩伸手悬在半空,垫着脚尖用小奶音道,“饼,小六要吃饼,小六要吃饼。”

一时间,屋子所有人都被逗笑了。

叶知秋笑着蹲下,拿出饼撕成小块喂她,“来,姐姐喂你。”

不一会儿,小六吃饱后,拿着小铲子屁颠屁颠出门玩泥巴去了。

叶知秋直起身来,将手中一大袋饼顺势放到桌上。

正准备告辞离开,迎面便撞见一对夫妻带着三个孩子往屋里赶。

见女人身后跟着一群人高马大的伙计,老李立即卸下肩上扁担握在手里,跨步上前护住妻儿,“你们是谁?来我家里做甚?”

霍老六等人见状,赶紧护在叶知秋前面,“你要干嘛?”

这时,不论是下地种庄稼还是赶集的邻居都陆陆续续回来,见此阵仗以为是上门讨债的,立即开始在背后指指点点。

李家人仿佛习惯了邻居们的指指点点,丝毫不放在眼里。

双方相持间,叶知秋扒开人群,上前礼道,“你就是老李吧?”

“你又是谁?”

老李在外欠了不少银子,以为对方是债主雇上门讨债的。

心虚道,“你们想干什么?要钱没有,命就这么一条,要你们就拿去。”

“我们要你命干嘛,你误会了,我们不是来讨债的。”张武说着,往前走了几步。

对方突然厉喝一声,“站那别动。”

下一秒一道声尖锐的声音突然炸响,“哇哇哇~”

老李的声音实在太大,李母背上正熟睡的小七被惊醒,哇哇地哭了不停。

李母赶紧将她放下来,抱在怀里哄道,“哦哦哦,小七不哭小七不哭。”

然而却久哄不息。

气得李母扯着嗓子对身旁男人怒声道,“有话不能好好说啊,那么大声干嘛?看把孩子吓得。”

小四立即跑进屋,提着烧饼在阿爹面前晃了晃,“阿爹,姐姐真的不是来讨债的,你看姐姐还给我们送了好多烧饼呢。”

见到烧饼,老大老二老三齐齐咽了咽口水。

上山做工一天,不仅半分工钱没得到,还一口吃的也没落着。

早已饿得前胸贴了后背。

老李正愁不知该去哪找吃的,见到烧饼就跟猫见了老鼠一般,两眼放光。

可转而一想,疑道,“她会有这么好心?”

“爹您放心,我和弟弟妹妹都尝过了,没毒。”

小四说着,将饼分给了哥哥姐姐。

他们人手一张饼,明明饿得很急却谁也没肯大口吃。

小心翼翼撕进嘴里,生怕掉在了地上。

“爹,娘,你们也吃。”老大将手里的饼分给阿爹。

对方怒斥道,“吃什么吃,受一肚子气,谁还吃得下?”

说着悄悄咽了咽口水。

这一动作没能逃过叶知秋的眼睛。

到底是吃人嘴软,老李头放下扁担将众人请进了屋。

屋子里除了三四条矮凳,几乎没什么能坐的。

李母赶紧收拾了一下两张简陋的床榻,让众人坐下。

老林面向大家,坐在门槛上,没开门见山道,“说吧,你们来干嘛?”

叶知秋起身,双手递上一张卡片,“我是子学书坊的掌柜,这是我的名刺。”

“名刺是什么?”小五好奇。

李母立即瞪了过去,低声道,“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

老李不识字,将卡片随手一扔。

扯着粗嗓子道,“我一个大老粗也不懂你们这些弯弯绕绕,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欸你这人……”

春秀正想理论,却被叶知秋用眼神给制止了。

她道:“那我就直说了,我们这次来是想跟你们做笔生意。”

“做生意?”

一时间屋子里的人全懵了,春秀等人更是当头一棒。

老李问道,“什么意思?”

只听叶知秋继续道,“只要你们让孩子到我们学堂读书,我们就提供给你们做工的机会,您看怎么样?”

刚才她借口上厕所,让李家二丫头带着自己去了屋子后面。

闲聊中一打听才知道,山上的矿场今日已经完工。

完工也就意味着老李家,将很长一段时间再次挨尽白眼,借钱度日。

而且今日监工的见工程已完,便各种找茬扣工钱。最后老李家五个劳动力硬是一个铜板也没拿到。

胳膊拧不过大腿,无奈只得饿着肚子窝着火下山。

老李闻言,立即换了副脸色,“你说的可是真的?”

要是能找到活干,就不用借钱度日。

那将是一家人的噩梦,而且现在根本就没人再愿意借钱给他们。

春秀没好气道,“你放心,我们掌柜乃苏府少夫人,一言九鼎不会骗你们的。”

老李还是不信,又看了看叶知秋。

叶知秋点点头,“你信不过我,难道还信不过苏家庄吗?”

苏家庄在清河镇乃至整个柳县威名在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立即起身激动地搓了搓手,“不敢,不敢。”

接着看了看家里的情况,立即愁上了眉梢,“不过少夫人你也看到了,咱家连锅都揭不开了,哪还有钱供孩子们上学。”

此话一出,孩子们光芒万丈的眼神轰地一下暗了下去。

对于这个问题,叶知秋早有考虑。

成竹在胸道,“你放心,针对你们家这种情况,我们学堂有特别的优惠活动。”

“什么优惠活动?”李母也来了兴致。

“你们家现在有三个孩子已经到了该读书上学的年纪。三个孩子一起报名,我们不仅可以免去他们的学杂费,还……”

“那个少夫人我打断一下,那个哈是学杂费呀?”李母抱着孩子,起身问道。

叶知秋正欲开口,却被老李抢了先。

卖弄道,“学杂费学杂费,肯定是学杂技的费用啊,真是笨。”

“学杂技好,学杂技挣钱。”李母连连点头,重新坐回门槛。

要不是叶知秋及时制止,春秀及身后的伙计们,当场就给笑出了声。

叶知秋解释道,“学杂费是指在上学期间所产生的除开学费以外的费用。例如,伙食费、文具费、书本费等等。”

老李一听,明白自己闹了笑话。红着脸低着头一个劲用竹棍刮着鞋底的泥土。

李母愁上脸,试探道,“那得不少钱吧?”

“是要不少银子,可我们书坊全给你们免了。不仅如此,每半年我们还会进行综合考试。考试成绩进入前三的,不仅退还全部学费,还立马奖励五十铜板。”

五十铜板?

众人一听,神色立即鲜活起来,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