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稻种

“可如果我们能让大家的劳作缩短时间呢?”

“……换言之,若是我们能让大家减少白天的劳作时间,却又能收获更丰,回报更高。想必大家就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报名学习了。”

现在系统已经解冻,辛怜的药在系统里换了不少钱。

虽然新代优良的种子需要的积分并不低,可却能减少乡亲们一大段的无效劳作时间。

以前苦心经营的庄稼长势不好,结出的果实也少得可怜。可如果大家将种植面积减少,小一倍的产地却能结出一样的果实,甚至更多。

如此,还有谁还会拒绝!

有了这个想法,叶知秋开始在系统里购买了几样适合现在这个季节生长的蔬菜,比如玉米、土豆、红薯等。

为了吸引大家报名夜校,叶知秋打出免费就读的广告,甚至还可免费获得种子。

读不读书的大家觉得不重要,拿种子才比较重要。

很快便吸引了一大批,冲着种子来的父老乡亲,报名夜校。

然而,夜校也不是谁想报就报的。

叶知秋整日蹲守现场,进行现场考核。

主要招收的是一些有认字功底,积极性比较强的人参与学习。

那些只是想浑水摸鱼拿种子,甚至还想着转身将种子拿回家煮来吃了的,断然是不会放进学堂。

不过针对这样的人,只要不拿种子,想进来学习她自然是欢迎的。

夜校好不容易凑齐了第一批学员。

他们白天耕作,晚上再到书坊学习。

其中不乏质疑之声,然而当看到种下去的种子慢慢冒出新芽,长出茂密的枝叶时便越来越多人相信这种子的奇秒之处。

开春后,大家开始忙着种水稻。

看着往年惨淡的收成,叶知秋给大家展示了一种特殊的水稻种,这是她花了大价钱在系统里购买所得。

既然不能让水稻天使穿越过来,那就让他的成果代他走这一遭吧。

虽然之前的蔬菜种子有些效果,但毕竟还没到结果实的时候,谁也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不是能种出好庄稼。

菜类他们可暂且一试,但主食关乎一年的吃食,乡亲们是万不敢轻易尝试的。

不管叶知秋怎么苦口婆心,这天在全民招生会上还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一试。

这让叶知秋开始犯难。

书坊里。

众人坐在会议桌前,看着桌上好几口袋水稻种子无计可施。

“掌柜的,不如咱把它们卖了吧,兴许还能挽回一点损失。”

叶知秋摇头,这东西她买下来可不便宜,但要是说卖的话,想来大家在没看到效果前也最多就只会当做普通稻种价格买。

更重要的是,光有稻种还不够,还得要有适合稻种的田地与肥料。

天时地利缺一不可。

所以,这些种子虽然免费送出去,但是种种子的人要参加夜校,而在课堂上她则会将种子的用法注意事项等告诉给大家。

也能定期收到种苗的的反馈,及时给予技术指导。

为了能将稻种推扬出去,她万是不想随便放进市场进行买卖的,否则到时候要是砸了招牌,以后再想推广可就难了。

而就当代的情况,这款水稻种必定会成为大势所趋,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人们的温饱。

又有人道,“那这稻种已经这样了,反正放到明年也会坏掉,不如叫李二姐把它们煮来吃了吧。”

李二姐当即给了那人一个白眼,“吃吃吃,就知道吃。你看看你一个瘦子,进了咱们书坊后都变胖了多少。”

那人开心得赶紧摸了摸自己的脸蛋,“我胖了?真的吗?”

那滑稽的动作,顿时惹得人群哄笑。

这时,叶知秋突然灵机一动,“不如我们自己来种吧。”

大家停止笑声,纷纷看向她,不解道,“我们来种?”

那天晚上,叶知秋回到主屋,还没开口苏楠便把自己家的田契全都拿了出来。

暖心道,“书坊的情况我听春秀说了,不管娘子做什么相公我都支持。”

叶知秋感动得一把钻进他的怀里,“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看着她开心得像个孩子,男人也跟着笑了。

自从圆房后,苏楠脸上就总是堆着笑,这份甜蜜感染着每一个人,尤其是老夫人与苏父苏母。

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一家人,就等着两人结出爱的果实。

老夫人甚至还在上街时,看到些小孩的玩具衣物等就忍不住都要买回来。

叶知秋从苏楠那拿到了田契,便开始雇人耕作。

所谓的雇人也大多是东街那些学子们的爹娘,一听说有活干,大家蜂拥而至。

这些人都是干活的好手,只奈何那个年代没有好的肥料和种子,所以收庄稼时往往都不尽人意。

田地耕好后,叶知秋开了一个技术骨干商讨会,选取了十名队长。

每一位队长手里管着十号人,十亩田。

种子和肥料由叶知秋提供,至于技术则是由她提供理论,队长带领指导大家实操,毕竟这东西叶知秋是一窍不通。

为了激发大家的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她特意设置了奖励机制。

收成第一名:队员每人奖一石粮,队长两石。

收成第二名:队员每人奖半石粮,队长一石。

收成第三名:队员每人奖一升粮,队长十升。

期间,若是有对队长不服的,可内部再行选举。

如此,队长在内忧外患下,势必熬足了劲带着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

看着地里,一个队比一个队卖力。

叶知秋站在田垄上预感了丰收的喜悦。

大家辛苦一天,叶知秋特意准备了免费的晚饭。

可这晚饭却不是那么好吃的,但凡是参与劳作的人都可以享用晚饭,但是吃完饭后必须在夜校上听满一个时辰的课。

否则,第二天就没有晚饭吃。

为了有饭吃,别说一个时辰就是两个时辰大家也愿意。

夜校人员日渐增加。

为此,除了荆夫子外,叶知秋再次请了两位夫子,轮番教授大家知识。

——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便到了薛吉寿辰这日。

薛府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大排筵席,水陆具备,高迎远送。

不可谓不热闹非凡。

薛吉一大早便被夫人安排了沐浴更衣,还请了和尚念经诵佛。

薛氏的祠堂早几天便加以了修葺,薛夫人还在庙上请了个开光的佛像供奉于此。

在夫人的搀扶下,薛吉身穿吉服一一跪拜。

其身后跟着的薛冠玉也跟着虔诚跪拜。

礼毕后,薛吉在夫人与儿子的陪同下来到院子里。

此时早已宾客盈门、高朋满座。

个个脸上堆满了笑,见了薛吉纷纷道贺。

唯有一人,神情不似其他宾客那般谄媚。在薛吉看过来时,只微微颔首以示礼节。

那人便是林晚晚的父亲林云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