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动力技术路线

第238章动力技术路线

向仁之所以想要搞武库机,是为了替代一些无法引进的关键装备,比如大型轰炸机。

既然引进不了大型轰炸机,那就只能使用伊尔76搞替代方案了。

向仁的方案就是以伊尔76的运载能力,搭载几十上百枚类似JASSm-ER这样的隐身巡航导弹,在防区外对敌对目标进行饱和式打击。

除了对地,这样的武库机也能用于对空,搭载几十枚长航程的空空导弹,在预警机的指引下对敌方机群进行火力覆盖。

当然,这种做法对于导弹本体的智能程度会有极高的要求,但这对向仁来根本不是问题,大不了将叽开发的那套无人机智能系统移植到导弹上,让这些导弹变成智能制导弹药,

至于成本……有着叽开发的纳米机器锐刻技术取代了原来的光刻技术,现在生产普通智能芯片对于他们来就和印刷一样简单。

可以,普通的智能芯片现在已经成为了最为廉价的零部件,反倒是导弹的动力系统变成了成本最高的部分。

而这些技术问题就要交给叽去处理了。

只是,向仁这种甩手掌柜的做法,显然没有想过叽那边的工作量有多大。

尤其是巴斯坦与毛子那边将第一批样品装备交付之后,军事技术方面累积的问题之多,再加上时间紧迫,连叽也有些应付不过来了。

【向仁,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时间又太紧迫了,能帮我分担一下工作么?】

这还是叽第一次主动请求向仁帮忙,向仁当然不会拒绝叽的请求,回道【当然没问题,你需要我干什么?】

叽很快就将一连串的技术问题罗列了出来。

向仁一看,终于有些理解叽为什么忙不过来了。

就先弹道导弹与航火箭这样的尖端科技,其中就包括制导、火箭发动机、火箭燃料生产与储备……这一系列技术不仅需要突破还需要在短时间内具备批量化制造的能力。

即便有着从m国搞来的技术资料,要想将其实现对于叽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除此之外便是涉及到常规武器装备的一些列技术需要解决。

雷达技术、火炮以及相关弹药、飞机发动机、坦克发动机……这些技术换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项目。

更不用向仁后面安排的预警机与武库机的相关技术改造。

尤其是这些技术实现的时间只有半年,也难怪叽会找向仁来帮忙。

叽当即勾选出几个项目道【导弹、卫星与雷达相关技术有关联性,就交给我来。飞机、坦克以及相关的火炮弹药实在是有些顾不过来了,就麻烦你了】

向仁着实是没想到,自己挖的坑这下要自己填了,但叽也的确是忙不过来,只能回道【好,没问题!】

【那就辛苦你了】

随即,叽就将相关资料发送给了他。

而向仁察看了一番,虽然叽只是初步接手了这些项目,但已经有了相关的思路。

首先是飞机发动机,叽并没有选择传统的涡扇喷气发动机,而是选择了一条十分符合他们的技术路线——涡扇等离子推进器。

而这项发动机技术的基础就是飞行终结者的那套等离子推进器结合涡扇喷气发动机的特点而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