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时速一百公里的火车

俺答告别了攀附他的人,当然,今天也破费留下了三十元才走。

“才三十元?这……”

“咳咳,毕竟细水长流嘛。”主持诗会的家伙儿安抚了一下一起出钱的人,然后将二十元取走,给股东们分了,剩下的十元,三元给请来的歌姬,剩下的七元,分给一起来玩的其他人。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赶下一场了。”

“哈哈,可是要去靖江王的研讨会?若是,咱们正好一块,马车钱对半。”

“好说,同去。”

主人公俺答不在,整个诗会,一下散了七成。

剩下的股东们就自己跟歌姬玩起来,好不乐乎。

这就是现在京中“诗人们”的玩乐方式。

而赶到天津二州的俺答,已经是黄昏。

“哟,俺答你来了?”正打算问问情况的俺答,被一个熟悉而又有点陌生的声音惊了一下,他抬起头看过去。

就看到一个拿着皮革包裹钢瓶,小口抿着白酒的发福胖子,正打着招呼。

“博迪?”俺答迟疑了一下问。

“哈哈,怎么,觉得我来很意外?”

“你怎么成这样了!”俺答大惊失色,眼前这个发福的汉子,实在是……和之前的模样完全两回事。

“日子好过,髀肉横生,自然就胖了……嗝~”博迪打了个酒嗝,“不过我这还算好的,你看看阿赤赖,被我直接打成猪头了。”

听着博迪的洋洋得意,俺答才想起博迪和阿赤赖入京的缘由。

为了让铁路能在他们的地盘设立站点,两个人争吵起来了。

因为两家的地盘,不在一条直线上。

阿赤赖的封地靠近全宁卫,也就是后世克什克腾旗的位置,这边山多,开发比较缓慢,若是要修铁路,需要等东北开发得差不多了才会开始修横向的铁路。

没错,就是纵横铁路线路先后的争端。

大明是南方政权,想要将尽快完成对北方的控制,优先修的也肯定是纵向的铁路,因为这样能做到分割草原,防止蒙古高原通过兵马横向沟通,形成对高原的整合抓手。

而博迪儿子蒙国公的封地,就在锡林郭勒,正好处在纵向的要地。

不过,阿赤赖跟他争起来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阿赤赖说,他在大兴安岭地区,跟东北能直接沟通,铁路从他这里走保证大明对东北地区的稳妥控制。

那这就触怒了顺化北部的蒙古人。

如果这么安排的话,那么他们不就无缘铁路,只能苦巴巴的等着?

要知道铁路先修和后修,利益差距可是巨大的。

所以博迪被架着,就跟阿赤赖吵了起来,之后又打了起来。

俺答顺着博迪意有所指的地方看去,同样看到了一个两百斤的胖子,头戴纱布,面带黑色叆叇,左臂挂着竹板石膏正骨后的阿赤赖,不由得心惊。

这是多大仇多大恨,给打成这样。

不过俺答也看出来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现在顺化蒙古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局势上更加符合大明的未来。

俺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了一下博迪皇帝召集的意思。

博迪似乎也知道因由,喝着酒说:“这里造了一座桥,横跨武清河,所以请咱们来这里是看通行的。”

“什么桥?”

“好像是公铁两用桥,就是上边能走车马人,下边能走火车的桥。”

“喏,就是那座。”

博迪指着远处,最后完成揭幕的大桥。

钢铁架构,横亘武清河两岸,长达三公里。

这座桥其实不算大,但这座桥建设耗时只用了一个月,这就意味着大明造桥技术的全面发展,领先世界,往后建设跨越河流的桥,也能缩短很多工期。

伴随着喧天锣鼓和喝彩不断的舞狮揭幕仪式,蒸汽鸣笛由远及近,牵引着十几节车厢,从北方驶过了整座大桥,并且在他们所在的地方停下。

“诸位,请随我上车。”

銮仪卫指挥使朱睿烮出现,招呼文武勋贵上车。

长龙一般的火车,特地增加铁皮,进而拱成的流线型车头,像个子弹,然后顶上冒出一个烟囱头。

烟囱下边是蒸汽室,二十四个进气口,增加导管回流,保证每一次蒸汽至少环流三次,更快加热,也帮助火车的牵引拉力增加。

朱厚照是不怎么懂科技,但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

以前看新闻的时候,可没少看大牛们科普流线型对火车的重要性,所以朱厚照直接拍板,一步到位,最新一款火车,并没有采用西式公园小火车头,而是直接增加铁皮和铆钉,打成子弹头。

这样一来,这款正德二十二年火车头,理论时速能达到一百六十公里上下,但运行时速只会压在一百以内,通常的话就是七八十的样子。

因为一百以上,露出来的烟囱很容易受到风阻而损坏,维修还是很麻烦的。

“啧啧,这火车,真是奇迹。”博迪感慨了一声,更是让俺答感觉到了绝望。

身处顺天府,他无时无刻不再感受大明的变化,正在朝着一个他从未想过的世界大踏步前进。

之前或许骑马还能与之抗衡一二,而现在面对这铁皮怪物,以及架在车头的一挺挺连珠快铳,外加数门虎蹲炮,着实感觉到了绝望。

这种东西,是专门应对马匪劫掠的。

快马冲上来,虎蹲炮内填装散弹,就能教你做人。

更遑论连珠快铳,这种手动机轮铳在车头架着呢!

虽然比不上马克沁这种机关枪,但也绝对是划时代的产物。

想要打劫不仅难,这玩意儿往草原上一放,整条铁路线,就是大明的补给线和生命线,没人是对手。

走上车,车内并没有预想的空旷,反而是桌椅齐全,还有透光天窗,以及行走送来食物的推车。

车上也提供热水,就是味道很一般,毕竟这个时候的热水,属于烧锅炉的副产物,水一般是车站直接拉上来,也不知道本地的水有没有污染过,毕竟还没有自来水这个概念。

不过,水好不好喝无所谓,大家可以喝茶。

吭哧吭哧。

伴随着汽笛鸣过,车子开始行动,穿过直沽州西城,南下进入沧州。

“这是要去哪里?”

车内不少人发出了疑问。

司礼少监张德出现,对这种人说:“咳咳,诸位大人,陛下准备南下进入沧州,然后从沧州进入河间府,再从转到真定府、保定,返回京城。总里程是七百二十公里,差不多需要六到八个时辰。”

“什么?七百二十公里,才六到八个时辰?”

在场所有人都惊呼出声,一个个不可思议。

“但接下来舟车劳顿,还请诸位大人可以耐住性子。”看众人对于火车的速度感到惊异,张德这才满意的离开。

而等他一走,众人纷纷讨论起来。

很快半个时辰过去,有人指着远处的牌子说:“现在已经沧州界了!”

众人纷纷朝着玻璃窗外看去,然后看到了竖起来的牌子,蓝底白字写:沧州。

等火车路过,他们能看到牌子的北面,同样用蓝底白字写:天津。

“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出了天津,入了沧州?还是牵引这一次来观礼的群臣,足有千余人了吧?”

“运送千人如此迅捷,那要是千人都是兵马呢?”

“神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