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无辜,也无助!(求评价!求收藏!)

大明中期。

海瑞默默无语。

他一生坚定不移,埋头苦干,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然后看见画面中的少年,也是坚定前行,在黑暗中上下求索,直到献出生命。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海瑞的声音有些颤抖。

自己在大明是个异类,很多官员都排斥自己,皇帝也不待见自己。

有时他也迷茫,难道为老百姓做事情是错的吗?直言不讳、刚正不阿就要承受无尽的压力吗?!

现在,少年邹容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不,不是那样的。

是这个世道错了,不是发光的人错了。

与发光发热的人相比,那些排斥你的、不待见你的,都不值一提。

邹容死了,是知死而死。

不知死而死,是为无知,知死而死,是为无畏。

为理想和信仰而死,更是大无畏。

历朝历代。

无数人被邹容所感动。

这个年龄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小的少年,用他的生命,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理想,是杀不死的。

他的身上带着一份责任、使命。

任何放弃、屈服、撒泼、嘲讽的想法,都是对他的侮辱和不尊重。

关于邹容的画面结束了。

新的文字出现——

【反抗的火焰已经开始燃烧,凡是有压迫的地方,尽数呗焚为飞灰。】cizi.org 永恒小说网

【民智渐开,长期处于华夏大地最底层的人们,慢慢的,似乎知道了一件事。】

【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谁希望他们生活得好,谁希望他们一直愚昧下去。】

【许多为他们考虑的革命战士死了,而长期以来剥削压迫他们的清廷还在。】

【百姓们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剥削,但却从来都在感受着什么是剥削。】

【于是,各地皆有农民起义爆发,虽然很快便被镇压下去,但也在一点点磨灭着清廷的气数。】

画面中。

百姓们耕田地锄头,拿起割草的镰刀,拿起任何可以作战的工具。

“我们要粮食!!!”

“我们要活着!!!”

他们冲上战场,劫掠官府粮仓,劫掠地主富农,甚至劫掠同样是苦难百姓的其他人。

不是这些人非要使用暴力,而是除了使用暴力以外,再没有其他能活下去的方法了。

他们自己辛苦耕作获得的粮食,或是交了赋税,或是被清廷征用,或是被盗贼抢走,总而言之,就是什么都没有剩下。

那么他们想要活着,就只有抢。

而除了奋起反抗的百姓外,更多数的,则是卖儿鬻女,出卖自己的尊严和妻儿求活。

在走投无路这件事情上,无论古今,所以百姓都是一样的。

造成世界黑暗的原因或许不同,但是人类苦痛的命运却异曲同工。

文字还在继续——

【终于,在民间大势的席卷之下,清廷害怕了,他们尝试妥协,做出一些举措,向华夏子孙示好,想要证明自己的政权还有意义。】

【公元1903年,清廷允许满汉通婚。】

【公元1905年,清廷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政治,预备立宪,想要将几年前被守旧派挫败的君主立宪路线拿出来,收买人心。】

【同年,清廷废除科举制,这一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人才录取制度至此终结。】

【然而,太迟了,此时才想到改变,一切都已经晚了。】

【现在的华夏大地,内忧外患,除了清廷之外,还有洋人作乱,二者都是百姓受苦受难的重要原因。】

【你清廷管得了自己,还能管得了西洋诸国吗?!】

【公元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竟然选择在华夏东北,及华夏领海范围内。】

【奉天、旅顺、大连,成为了俄罗斯和日本反复争夺的城市,两个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夏的土地上决斗。】

【在奉天之地更是发生了日俄战争期间最大规模的战役,奉天大战,无数华夏百姓流离失所。】

【对此,清廷宣示中立,并没有作出其他表示。】

画面呈现出日俄战争的场景。

两只军队在华夏交战,数万军队,却没有一张面孔是属于炎黄子孙的。

这些外国人,把华夏大地当成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战场。

炮火轰鸣,枪弹激射。

两个帝国主义列强的战争极为激烈。

而华夏的百姓们呢?!

他们正在疯狂逃窜。

他们的家被当成了战场,他们的房子被炮火轰碎,他们的亲人被流弹射杀。

华夏子孙,在一场华夏并未参与的战争之中,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无辜,也无助。

……

Ps:读者耙耙们!赏点月票鲜花评价打赏吧!孩子都馋哭了!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