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青花瓷瓶&nbsp求推荐票钻石求一切啊

“我没办法给这个青花瓶断代!”

沐子语摇了摇头,有些气馁的说道,

她确实没有说谎,像这种青花瓷瓶的迷惑性太大了。

现在沐子语唯一可以断定的就是这件青花瓷瓶上面所用的青花色料是国产料,而并非是进口苏麻离青。

可是使用国产青花色料的时期太多了。

明朝末年,清朝,民国时期都在用。

范围太大了!

原本还想着借此机会考验徐青,没想到自己都看不准。

不知道徐青能不能给这件青花瓷瓶断代!

若是可以,她会马上像徐青发出邀请。

不过想来希望不大

正如徐青刚才所言,他仅仅只是兴趣爱好。

自己一个专业的都搞不定,很何况他。

“说说吧,看你好像对这件瓷器有些看法。”

“别怕出错,畅所欲言嘛”

看到徐青不愿意开口,坐着喝茶的李成风帮腔道,

他刚才虽然在喝茶,但是一直在观察徐青和沐子语。

尤其是徐青看到自己那件瓷器时,眼中迸发出的神光,和一脸苦恼之色的沐子语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自己想不注意到都难。

“就当老朽为你妹妹诊断的酬金!”

看到徐青仍有些犹豫,李成风继续说道,

听到这话,徐青知道他今天若是想要得到妹妹的救命药,就必须把这件青花圆筒瓶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说错还不行!

想通这点的徐青,脸上浮现出略显郑重的神情。

向沐子语告罪一声,从她手中接过圆筒瓶。

尽管他对于这件青花瓷瓶已经有些看法。

但毕竟只是近观,没有上手。

仅仅只是猜测。

釉色很清雅,青花发色鲜艳青翠。

翻开底部,平底外圈无釉。

中心处用青花写着两个楷字:庚午。

看到款识,再结合釉色,徐青印证了自己的猜测。

轻舒了口气

“能断代吗?”

沐子语在一旁一脸好奇的问道,

徐青点了点头,将圆筒瓶放回了桌子上说道,

“应该是崇祯时期的官窑青花瓷!”

听到徐青的定论,沐子语沉默了片刻略显怀疑的问道,

“要不再仔细看看?”

“还是你有什么根据?”

她虽然没办法给这件圆筒青花瓶断代。

但是关于崇祯官窑她还是了解的。

也正因为了解,所以才有此一问。

崇祯官窑与康熙青花,略有相似。

她怕徐青将康熙青花,看看成了崇祯官窑。

崇祯官窑青花,存世量少,难得一见。

物以稀为贵,价值不菲!

崇祯时期,大明帝国风雨飘摇,已走上穷途末路;瓷都御窑厂一度关停,这就是官窑少见的原因。

其实从明末的天启、崇祯两朝,到清代的顺治一朝,这个阶段被称为瓷器的过渡期,都是官窑低迷,民窑繁盛。

但是由于崇祯时期流传至今的青花瓷数量少的缘故,研究崇祯青花的人也很少。

甚至因为这个原因,市场上还闹出了不少笑话!

因为崇祯时间的官窑青花很少落年号的款识,大多都是干支款。

所以有些商家在收到崇祯青花时,看着不像嘉靖青花,便直接把年代推到康熙时期的。

比如这件圆筒瓶,瓶底落的款识是“庚午”,如果是崇祯时朝,符合的年份是一六三零年。

可六十年甲子一轮回。

顺推到六十年后的一六九零年,那就是康熙朝了。

康熙时期官窑,民窑皆精品,风格也有些相似。

所以经常会有商家把崇祯官窑当做康熙青花来卖。

曾经有位老爷子在古玩店花五十多万买了件康熙青花。

当时在场的人都嘲笑老爷子傻,觉得他吃大亏了,

可谁知老爷子转手就卖了四百多万。

这让当时卖给老爷子瓷器的商家恨不得一头撞死。

因为这一事件,崇祯官窑才慢慢的出现在世人眼中。

正是基于这一点,沐子语有些不相信徐青。

徐青自然能够看出沐子语不相信自己。

可他除了苦笑没有任何办法。

刚才鉴定时用的知识,全部来源于他脑海中的记忆。

他现在只要看见真品古董,脑海瞬间会出现这件古董的信息。

若看见的是一件赝品,也会告诉他哪里不真。

可是这东西没有办法说出口啊

难道让他告诉沐子语,他之所以断定这件青花是崇祯官窑,是因为脑海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他的?

沐子语不把他当成疯子才怪!

正当他苦恼之时,脑海中瞬间出现关于崇祯,康熙,两朝青花的记忆。

徐青感悟了一番,有些兴奋。

同时也对自己脑海中的记忆有了深度的了解。

“康熙时期的青花瓷所用的青料大多是浙料。”

“配置得当,青花发色,明快艳丽,若配置不当,青花发色就显得灰暗或者发黑。”

“而崇祯时期所使用的青料是石子青,呈色稳定。”

“发色鲜艳青翠。”

“这件圆筒瓶青花发色,极为符合崇祯时期的特点。”

徐青此时面带笑容,成竹在胸的对沐子语解释道,

他已经明白自己脑海中那些古董知识应该怎么使用了。

这些记忆,平时杂乱无序。

可若是他想用时,便会瞬间排列整齐,供他翻阅。

这一发现让他有些大喜过望。

这么说来,他不仅可以帮自己的父母报仇。

还能凭着脑海中的鉴定知识发家致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