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相隔十年,游逛村庄

早上起得有点早,中午陈锋在代蓉的劝说下,去刚给他铺好的床上睡了俩小时午觉。

陈国富就更不用说了,中午喝了点小酒,现在正在床上躺着,呼噜声那是相当的大。

睡了两个小时,陈锋就醒了。

当他穿好衣服裤子出门,一到炉子边上,本来趴在那靠着温打盹的啊黄,立马抬起了狗头,歪着脑袋看着陈锋。

边上大伯家的大土狗,也看向了陈锋。

这土狗挺聪明的,一看是自家人,又趴下接着打瞌睡。

回来的时候这狗没在家,中午才回来,还好,看见啊黄这小东西,只是凑近闻了闻。

在陈国富的呵斥下,好像知道了这小家伙和这个陌生人是自己人,没有欺负这个不知道怎么到他家来的啊黄。

“走,啊黄,出去转转。”

这才回来,睡醒了肯定要出去转转的。

啊黄一听陈锋叫它,也不打盹了,摇晃着尾巴就起身过来。

大土狗没动,毕竟他们可不怎么熟悉?

推开门,陈锋就走了出去。

陈国富的家,是四兄弟中最大的一家了,也是年代最久远的一家。

当年大集体结束后没过两年,这里原本的茅草房,就被推掉了。

然后呢,建了一栋用石头和木头建的二层小楼房。

中间堂屋,最里边是通往二楼的木制楼梯。

堂屋两边分别都有一间房。

房子左边是厨房,右边有猪圈,房子后边还有马圈和鸡鸭圈。

坝子上边的二楼有条走廊,房间有三间,中大两小。

二楼是原木做樑,在铺上厚木板支撑着地面。

没办法,那时候可没有啥预制板。

钢筋水泥更不可能,这些玩意可是紧俏物资,能弄到些水泥就算不错了。

房顶是木头框架,上面盖着瓦片。

就这老房子,在那时候可是非常不错的。

也靠老爷子有本事,经常进山打猎,搞点皮货药材卖钱。

陈锋走的时候,这房子外边的墙体,还是一块块石头,现在嘛,敷了一层沙,根本看不出这房子有三十多年了。

至于陈锋家,是他父亲陈国强,在结婚后分家出来建的。

当然,他父亲只是出了一部分钱,大头是老爷子出的。

他家房子就没有大伯那房子那么大了,而且用的石头也少,大多数都是木头做的,除了厨房。

虽然都是二层,不过陈锋家的房子,也就地基是石头。

框架,原木,墙体木板。二楼也没有阳台。

一楼左边堂屋,右边两间房。

堂屋后边有楼梯,上去后一条走廊,边上两间比一楼的两间大一点。

厨房和陈国富家的相反,在右边,猪圈在左边。

毕竟,不能把自家厨房挨着大伯加猪圈吧?呵呵。

本来陈锋开始读高中,他爸还想着把房子推了,从新建一栋砖房的,结果~

他三叔四叔家也是结婚后分家出去,由老爷子支助,建了自己的房子。

听说前几年推了从建了一栋,不过陈锋还没有过去。

“话说,你家老爷子一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建四栋房子?”

这就要从很久说起了。

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和村里人进山打猎采药,结果运气好,遇到一株百年以上的野山参。

西南地区也有野生人参的,不过很少,很多地方气温高,不适合人参生长。

都是山民,知道这玩意珍贵,几人合伙去市里卖了,换了几条小黄鱼几人分了。

接着又经过特殊年代,那小黄鱼一直藏着。

老房子重建,已经把家里的积蓄花光了。

这二儿子分家建房没钱,老爷子才把藏了几十年的小黄鱼拿出来卖了。

那时候金价就是一克一百,一条小黄鱼买了三千多点。

所以,这是为什么老爷子这老农民,为什么能拿出钱给三个儿子都建房的原因。

那时候建房真不要太便宜,更何况是这种木制的。

主要材料木头和石头都是不要钱的。

去村里报备一下要建房,村里同意后,自己请人去山里采石头伐木头。

花钱最多就是请人干活,请老师傅,铁钉,伙食这些。

一栋房子也就一千左右而已。

先在村子里逛了一圈,这一圈下来,陈锋感觉到村子真少了太多的人气了。

路边,隔一段就有破败的房子,坝子中还残留着枯萎的干草。

有些房子还比较坚挺,也就外面看着很久没住人了,到处都是蜘蛛网,窗户破碎,大门紧闭。

有些呢,更是直接倒塌了。

有些房子的墙壁坚挺着没有倒塌的,不过房顶也踏了。

哎,房子就是这样,久了不住人,没有人气,慢慢就塌了。

也不知道是都上地理干活去了,还是上午晒了太阳,下午在家里炉子前烤火,更或者是还在睡?

反正陈锋这一路下来,没看见几人。

人当然是有,不过陈锋好多都不认识。

毕竟村子两百多户人,他也不可能每一个都认识吧?而且过了十年,记忆力有点模糊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