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竞争对手

主持人介绍结束,陈四城在旁边直打哈欠,对着张凯卫提醒道。

“今天参加评选的五十部电影,评委和嘉宾已经私下评审一轮,每一个奖项都会有五个电影候选提名,据内部消息,你的《苏城森林》共获得六项提名。”

这是电影节的潜在规矩,要不然,五十部电影一个接一个播放,谁也没有这么多的耐心。

“这你也知道?”张凯卫十分惊讶于陈四城的消息灵通。

“宁昊告诉我的,只不过他没和你说你而已。”陈四城挑挑眉,继续说。

“想知道是哪六项提名吗?”

“当然。”

陈四城故作深沉的清清嗓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男主角。”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文艺青年,真的不知道《苏城森林》牛掰在何处?能够获得这么多提名,感觉不如你写的《唐人街探案》有趣。”

张凯卫对他的评价不置可否,陈四城的定位就是一个商业片导演,不喜欢文艺片的调调属实正常。

但是,对于六项提名,张凯卫有很大的疑虑。

“为什么没有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按照道理来说,以叶诗诗一流的演技水平,不可能连一个提名都不给。

听到张凯卫的疑问,陈四城呵呵一笑。

“本来是有的,但是,被人拿掉了。”guqi.org 流星小说网

“谁?”张凯卫心里有了大致推测。

“当然是邀请你不成的冯大罡。”

“果然如此。”

陈四城说的和张凯卫的推测一样。

“你不想知道为什么吗?”陈四城微笑着说。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冯大罡被我拒绝之后,怀恨在心,利用自己评委的权利针对我,但是宁昊导演在暗中维护我,让苏城森林得以保全六项提名的资格。”

张凯卫攥紧了拳头。

“而《苏城森林》的女主角叶诗诗,她前段时间正巧在冯大罡的电影中出演小配角,被冯大罡看见,肯定着重记了一笔。”

张凯卫此时心中充满了怒火。

不管先前他对冯大罡有什么好的看法,从他针对叶诗诗这一点上之后,张凯卫注定对他失望至极。

把我的剧本当作厕纸;

把人品卑劣的导演收为手下;

把我看中的女人除名。

一而再再而三,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几天前的晚宴,张凯卫就不应该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心存幻想。

陈四城看着张凯卫生气的模样,说:“你只猜对了一半,《苏城森林》只能获得六项提名的原因,是因为章江的《集结号1935》就获得了六项提名。”

张凯卫目光看向后排的章江,他还是跟晚宴上一样,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之中,闷声不响。

“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这还是你第一次参加电影节,等你习惯之后就好了,呵呵。”

张凯卫回过头说。

“章江的电影获得的六项提名是哪几个?”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但是肯定包括最佳影片提名,你不必看中奖项提名的多少,只有能获得最佳影片才是重中之重。”陈四城拍了拍他的肩膀。

“呼。”

张凯卫长呼一口气,缓解一小部分心情。

“最佳影片的提名是哪几部电影?”

“呵呵,你早该问的,这些才是你真正的竞争对象。”

“其中两个你认识的,分别是章江的《集结号1935》,是个战争片,小道消息说,这部影片的真正导演是冯大罡,是对你最大的威胁。”

“还有一个是范之帆的《一个女人的杀人始末》,获得五项提名,属于现阶段“主旋律”电影,她现在又加入了冯大罡的阵营,获得最佳影片的概率大大提升。”

“本来还有李大维的《发条城市》,但是,你懂的。”

“第三部是顾庆的《天长地久》也分别获得六项提名,有姜双全保驾护航。

“最后一部是《发条城市》的替代品,电影名字我忘了,但导演是杨歌,一直坚持独立电影制作,是个很恐怖的对手,可能会是出人意料的一匹黑马,多加小心。”

张凯卫听得头都要大了。

敢情就自己孤立无援,还处处树敌,如此细数下来,《苏城森林》获得最佳影片的概率,微乎其微。

妈的,

宁昊这家伙早就知道这种情况,还跟我假惺惺的谈条件干嘛?

期待一个奇迹?

他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冯大罡和姜双全没有形成联盟,要是这样的话,别说最佳影片得不到,其他的六项提名,到最后,肯定就是提名而已。

张凯卫来到这,可不只是来走个过场的。

他的剧组人员可都眼巴巴望着,希望他衣锦还乡,将喜讯告诉“父老乡亲”。

“好好的一场电影节,却充满了各种利益人群的勾心斗角。”

张凯卫心里大失所望。

可是,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唯一庆幸的是,他早早的加入了坏猴子工作室,若是没有这张保命底牌。

《苏城森林》影片就是质量再高,恐怕连海选都通不过,更别说能拿到电影节的入场券了。

名人曾言: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张凯卫深谙此理,有时却拗不过心中的良心,常常吃亏。

上次晚宴的发挥,就是个例子。

“下面我宣布获得最佳摄影奖提名的五部影片,他们分别是《集结号1935》、《与风同行》、《苏城森林》、《一个女人的杀人始末》、《我是龙》。”

“为了不耽误大家时间,我们现场的八位评委和三十位嘉宾,已经观看欣赏过这五部影片,接下来,先有请评委进行打分,最高分十分,去除最低分和最高分,最终平均分最高的影片,将会获得这项殊荣。”

规则很好理解,这套流程进行了十多年,所有人都对此表示认可。

等八位评委打分结束之后,三十位嘉宾每个人各有两分的打分权。

相较于评委的权利,他们更多的像个陪衬。

但是,对于比分接近的影片,往往嘉宾给出的分数,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往往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

“顾长青,就看你的了。”

张凯卫心中暗暗鼓劲,他知道,顾长青一直很想要最佳摄影的奖项,就为了给他的老婆和孩子炫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