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单独奏对,你们代表谁?

朱由校刚做好盘算,杨涟便走了进来。

“杨爱卿!快坐!”

对着杨涟,朱由校没有向对待刘一燝那样,他笑着赐座,“你来找朕,是有事儿?”

杨涟将半边屁股放到了软凳上,答道:“启禀皇上,臣是受刘大学士之托,来禀报一件事儿。”

刘一燝?

他自己怎么不来!

听了这话,朱由校的脸有些垮。

皇上啊,还不是您把人给骂狠了?

见着朱由校脸色的杨涟有些哭笑不得,他心中微微叹息,打圆场道:“刘大学士是为了避嫌?”

“避嫌?”

“是的!昨日下午,慈宁宫遣内官去找过刘大学士!对方说,愿意联合顾命大臣,把您换掉?”

杨涟和盘托出,“刘大学士送了他们一个字‘滚’!这不,为了避嫌,刘大学士特意让我来向您通禀这个事情。”

“哟嚯,她们这次魄力蛮大嘛!”

朱由校闻言直接咧嘴笑了,“没想到,朕这皇位居然还不稳妥嘛!不过,她们办事儿还真是一如既往的蠢得可怕!”

“皇上不生气?”

杨涟有些愕然。

朱由校耸了耸肩,“为什么要生气?无非是两个没有武媚娘的命,却得了武媚娘的病的女人而已,多大点事儿,值得朕生气?”

朱由校敢保证,提出换帝想法的肯定是郑太妃,不然谁也不会在新皇登基才两天就敢如此。而李太妃......多半是听了之后,觉得可行,就派了李进忠跑了那么一趟。

着实翻不起什么浪来。

毕竟,这两个女人连皇宫都掌握不了!

“看来,皇上不准备处理那二位了!”

杨涟一脸佩服状,“此番度量,让臣感到汗颜!”

“杨给事中什么时候也喜欢拍人马屁了?”

朱由校翻了一个白眼,摆了摆手道:“行了,别的不说,就你们这群人的气节,朕还是信得过的,没别的事儿的话,你先回吧。”

杨涟却坐着没走。

这让朱由校有些讶然,“爱卿还有事情?”

“皇上慧眼如炬!”

杨涟点了点头,坐直了身躯道:“您刚刚说,信得过臣等的气节,也容得下慈宁宫那两位做出的荒诞事情来。可为何对刘大学士,有些苛刻?皇上,所以臣不得不斗胆冒犯您,问一句为何?”

这是为刘一燝伸冤?

还是为东林党鸣冤?

朱由校眉头微皱,“杨爱卿,你是说朕不公平么?”

杨涟微微摇头,“臣不敢!”

“不敢?”

朱由校翻了个白眼,“算了,和你争执敢于不敢毫无意义!朕告诉你,朕没有针对刘一燝。朕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若就事论事,皇上更不该生气。”

杨涟拱了拱手,身子更加挺拔,“臣等都还不清楚皇上的处事风格。所以......”

所以,你是在敷衍我!

后面的话,杨涟没说,意思却表达得很明显!

这倒是让朱由校有些不好处理了,看杨涟的意思,此事不说个清楚,只怕他就会在这里坐着不走了。

像杨涟这样的人,打定了主义的事情,是一定要做到的。

这种纯粹,朱由校很欣赏。

可是,现在真的是合适和杨涟认真说个一二的时候吗?

朱由校在犹豫。

要么,就让杨涟坐在这里,自己呢装作看不见,然后和东林党人之间的矛盾只怕会一下子激发出来。

要么......就快刀斩乱麻,早日将一些事情整理清楚!

“杨涟!”

朱由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无比正色问道:“你当真想和朕说个清楚?”

“是!”

杨涟也跟着站了起来,语气坚定!

“那若朕要说的,和你平日接触的有很大的却别,你待如何?”

“理不辨不明!”

“明了之后呢?”

“自当追寻真理!”

“好!朕姑且信你!”

朱由校深吸了一口气,直接丢出了一对王:“你真的以为朕不知道你们这群人,称作‘东林党’?”

此话,一下子将杨涟给震慑住了。

他没曾想到,眼前这位以往只知道做木工的年轻人竟然知道“东林党”这个说法!

看样子,皇帝不知道在哪里听信了谗言!

这事儿可不得了,一旦“党人”的称呼深入了皇帝的内心......

“皇上,臣不知你从哪儿听来的,但臣要说的是这是污蔑!”

杨涟一下子跪在了地上,他有理由相信,刘一燝的情况就是‘党人’二字导致!他没想抵赖,因为抵不掉,但他必须做出解释,“君子朋而不党,小人党而不朋!我等交好,在一起议论的都是朝政,是有着共同的目标,是朋友,不是朋党!”

“朋友?议论朝政?”

朱由校语气开始加重,“你们议论的,恐怕是如何通过李可灼扳倒方从哲吧?恐怕你们讨论的是如何弹劾方从哲建议李太妃晚几天移宫吧?”

“这......”

杨涟哑口无言,因为,就在前天晚上,好些朋友都在讨论这件事儿!

当然,哑口无言的同时,他心内还有着很浓的疑惑,为何陛下会知道这种事情?

锦衣卫?不,他们没那么大本事,从万历爷到现在,锦衣卫早就废了!

东厂?不,东厂一把手是咱们的老朋友王安,这更不可能!

“杨涟啊!”

朱由校不知杨涟的疑惑,即便知道了也不可能告诉他‘朕来自未来’,他叹了一口气道:“你说你们志同道合,朕没意见;你们议论朝政,想整垮谁,朕也没意见。可是,你告诉朕,你们整垮了别人之后能做什么?”

这是问政治口号和宗旨,也是皇帝愿意给东林人一次机会啊!

杨涟一下子醒悟了过来,连忙接话道:“皇上,如今民不聊生,大乱即将来临,臣等自然要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惩处权贵贪纵枉法!反对一切空谈、求真务实、实学实用。”

“廉政奉公?”

朱由校轻笑一声,摇了摇头:“你难道不知道你们代表着谁?算了,不说这个,朕且问你,如何振兴吏治,开放谁的言路,革除何等积弊,惩处完权贵之后又怎么做?学什么实学,又如何实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