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关宁卫的赏赐

看着目光坚定的狄仁杰,李承乾并没有贸然答应他的请求。

现在的江南是个什么情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在他看来,眼下的江南,已经有了南宋时期的模样。

想想南宋朝廷有多混乱,就知道如今的江南官场有坑爹。

因为捕鲸业的存在,现在江南的那些大商贾,很多都有着官方背景,最大的那几个背后甚至就是李承乾这个皇帝。

别说是狄仁杰这个官场新人,就是积年老吏,落到江南也会举步维艰。

稍作沉吟之后,李承乾对狄仁杰吩咐道:“怀英的意思,朕知道了,此事事关重大,怀英你且先退下,容朕考虑考虑......今夜朕在宫中摆下家宴,卿带着兕子一起过来吧......”

“唯,小臣谨遵陛下之制。”狄仁杰躬身再拜,缓步退了出去。

......

入夜,李承乾在麟德殿举行了一场家宴,宴请一众公主和她们的驸马。

宴会上,李承乾询问了兕子的意见,确定她同意狄仁杰外放之后,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李承乾经过和几位重臣商议,最终确定了对狄仁杰的安排。

李承乾并没有给狄仁杰安排某个现成的县令官职,因为他知道,那么做等于是把狄仁杰这只小羊羔扔进了狼群,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被人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为了给狄仁杰省去一些麻烦,李承乾将当年李恪请求在沪地设县的奏疏重新翻出来,同意在长江口附近设立华亭县,以驸马都尉狄仁杰为第一任县令。

虽然长江口岸现在是整个江南的经济中心,可是因为有李恪坐镇的关系,当地的势力反而要比其他地方单纯许多。

把狄仁杰安排到那里,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地方势力对他的干扰。

同时,从无到有建立一座新县城,也有利于狄仁杰更快的熟悉地方事务,培养他的办事能力。

最后,有李恪和南洋水师在一旁看着,即便狄仁杰方面出现什么问题,朝廷也有足够的手段将矛盾消灭在萌芽期。

......

除了安排好狄仁杰的去处之外,李承乾还同时下旨,准许晋阳公主同行,等到年后开春,陪同驸马一起上任。

消息传出,整个长安官场都起了几分波澜。

按照大唐典制,公主一般只能在长安,或者自己的封地活动。

哪怕是历史上那个赫赫有名的太平公主,也没有从武则天那里得到随意活动的许可。

原本还有人想着就此事bb几句,可是考虑到皇帝为了晋阳公主,连公主与驸马不能同室而居这种底线都不管不顾。

仅仅只是让公主随同驸马一起上任这种“小事”,就算奏报上去,只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有可能会因此恶了天子。

为了自己的大好前途考虑,百官很识相的没有公开发表意见,不过私底下的议论却持续了一段时间。

直到大军班师回朝,这些议论才逐渐消散。

......

元新五年冬正月己巳(初六),大军班师,承天门献捷。

长安百姓迎接新年的欢乐气氛还没有完全散去,就再次陷入狂欢,朝野上下所有人都在议论刚刚结束的战争。

不仅是因为关宁卫在这一战中表现出了所有人预料之外的强大实力,更因为朝廷此番给出的赏赐前所未有的丰厚。

那一百万枚在承天门外堆成小山的金通宝暂且不提,就是其他诸如田宅、奴隶、爵位之类的赏赐,也让围观者看的口水横流。

此战,关宁卫总共诞生了一位郡公、一位县公,四位县侯,十三位县伯,五十多位县子,堪称立国以来诸番大战之最!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朝廷此番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军功制度。

......

大唐原先的军功制度,是按照个人斩首数来分别计算的。

但逢交战,每只小队都会分出一两个人,专门负责收取敌人首级(一般是割耳朵)。

等到战后,这些人将自己割到的耳朵交到军法官那里,换取自己小队的功劳。

这么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普通士卒的利益,使得他们的功劳不会被其他人贪墨。

但与此同时,这种做法也使得军队没办法心无旁骛地全力投入战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承乾召集武苑上下人等商议了好几天,最终给新军制定了新的军功计算方式。

从整体上来说,新的军功制度和旧的一样,都是以斩首数来计算军功的。

只是计算方式却从分别计算改为了统一计算,再按不同比率分配的模式。

其中冲阵陷城的部队独占一半,剩下的五成,从旁策应的队伍占去两成半,负责火力压制的弓弩手分去两成,最后的半成,属于火头军和后勤部队。

如此一番分配下来,参战将士所有的注意力就被完全解放出来,他们需要考虑的只有尽一切可能杀敌,至于其他事情,自然有专门的人来负责。

至于会不会因此出现那种出工不出力,在一旁划水混军功的现象。

呵呵,真当那些血气方刚的大头兵是吃素的吗?

如果真有人敢这么做,只怕都不用敌人出手,那些家伙就会被自己人杀了祭旗!

......

被解放了战斗力的唐军有多恐怖,从刚刚结束的西羌之战就能窥见一二。

薛仁贵和他的关宁卫大军,在西羌国内就像是蝗虫过境一样,将吐蕃和西羌联军碾压了一遍。

两万的关宁卫加上一万协同的戎王亲军,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斩首十三万!俘虏六万余!

巨大的战功,带来的自然就是海量的赏赐。

而这些真金白银的赏赐,很轻易地就俘获了那些想要建功立业的豪杰们的心。

之前因为取消军户制度而产生的疑虑瞬间烟消云散,参军入伍,报效君父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