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防伪

看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黄色金属,李承乾先是一愣,紧接着就感觉心里有千万头羊驼狂奔而过:【尼玛这不就是黄铜吗?!】

虽然李承乾不是学工科的,没有接触过材料专业,但是对于黄铜这种每家每户都会使用到的合金,他还是能够认出来的。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在后世随处可见的最普通合金,放在唐代居然会被人以“金”相称。

不过仔细一想倒也不难理解,黄金在古代可是个稀罕玩意儿,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拥有的。

在李承乾推行各种改革之前,一户普通家庭的年收入不过四千钱左右,每年的税赋,加上各种杂七杂八的消费,一年到头顶多能剩下百十钱,名副其实的“年光族”。

哪怕是眼下,增加了各种副业收入,一户普通家庭的存款也就只有几千钱而已,完全没有兑换成黄金的必要。

更何况,几千枚铜钱放在一起,足足有几十斤重,可是如果换成黄金,却只有几两重,随便往哪里一塞就找不到了。

在这个没有银行,大家都把钱藏在家里的年代,实在是有些不够保险。

是以,普通百姓很少有人见过黄金,大多数人对于黄金的印象只有一个——黄金,就是黄色的金属。

......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在这种认知前提下,如果有人拿着黄铜走到他们面前,告诉他们这就是黄金,李承乾觉得,很少有人能够分辨出其中的真伪。

此外,如果某些不法分子拿着黄铜冒充黄金欺骗百姓,要以“低廉的价格”换取百姓手里的铜钱,以中国老百姓自古传承下来爱贪小便宜的性格,十有八九要上当。

甚至于等到金通宝面世,那些不法之徒,完全可以用黄铜铸造金通宝来骗人。

到那个时候,受伤的就不只是老百姓了,李承乾的币制改革计划必将随之流产,他这个皇帝的名声也会变得臭不可闻,大唐的国家信用跌到谷底,重现汉高祖末年时天下乱象的情景。

......

念头一番转动之后,李承乾后背湿了一片,神色郑重地对张季问道:“张卿,眼下有多少人掌握了这药金的熔炼之法?”

人老精鬼老灵,仅从李承乾这句话,张季就知道皇帝在担心什么,当下拜道:“陛下尽可放心,此药金乃秦汉方士所作,已断绝传承数百年,当今世上知道如何熔炼的,仅有老臣与几位同门。”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季微微顿了顿,接着说道:“更何况,即便有人从先人典籍中得到药金熔炼之法,也无伤大雅。”

李承乾眉梢一挑:“张卿此话怎讲?”

张季躬身再拜:“老臣请为陛下演示。”

得到李承乾的许可之后,张季走上前,从怀里取出一块金锭,又取出一只巴掌大小,一头尖,一头扁,看上去有些像鹤嘴锄的工具。

将黄金、金通宝和黄铜排成一列之后,张季当着李承乾的面,在每件东西上分别敲了一下。

......

等到他敲完,李承乾也看出了一些门道。

因为金子的质地柔软,被敲了一下之后,出现了一道很明显的印记,金通宝上也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凹痕,只有黄铜,因为质地坚硬的关系,只出现了一道白印子。

张季在一旁解释道:“陛下,臣等试制这金通宝,其中黄金与药金的比例已到极限,继续添加药金,金通宝便会过于坚硬,无法留下痕迹。”

“只要各地官府张贴告示,将这个办法传播开去,便不虞有人以次充好,以药金充作黄金。”

至于会不会有人学着墨苑的方法,将药金与黄金混合,铸造金通宝用来谋利,不用想都知道肯定会有,不过在这个防伪技术不过关的年代,这种行为朝廷根本制止不了,只能听之任之。

好在有了这个辨别方法之后,就算某些人想要私铸金通宝,也得保证基本的质量,否则百姓一试就试出了真假,他们还造个屁的假。

再加上黄金流通的盘子不大,持有大量黄金的人非富即贵,万一要真是出现了假钱,朝廷查起来也会方便很多,不会像面对私铸铜钱那样无从下手。

......

稍作沉吟之后,李承乾对杨毅嘱咐道:“杨卿,回城后卿家去一趟尚书省,将张卿所言与两位阁老交代一声,待到金通宝面世,命令天下各州道府县衙门,将金通宝的辨别之法宣扬出去。”

杨毅躬身应道:“唯。”

李承乾继续吩咐道:“其次,以少府的名义传令各州道府县,凡有私铸金通宝者,一经查出,本人腰斩弃市,三族连坐,流放岭南。”

在李承乾说出这句话以前,大唐对于私自铸钱的处罚只是收缴赃款,流放千里。

这种处罚力度对于私铸铜钱来说已经足够了,可是金通宝里面的利润空间实在太大,如果不用严刑峻法,李承乾真担心镇不住某些心怀叵测的家伙。

虽说这些人铸造出来的金通宝与李承乾铸造出来的金通宝差距不会太大,不过有钱自己赚和被别人赚走,从心理上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杨毅也明白皇帝这么做的意思,当下点头再拜:“下臣谨遵陛下之制。”

......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而对张季说道:“张卿,此番参与试制金通宝的有多少人,卿家拟个条呈上来。”

“凡参与试制新钱的墨门子弟与工匠,尽皆赏钱三千,绢帛十匹,赐爵一级。卿家劳苦功高,赐爵两级,赏钱三万,绢帛百匹。”

墨苑这次铸造出来的这种金通宝,每一金,可以给朝廷带来至少三千钱的利润。

以国库和太府寺那以百万为计量单位的黄金储量,全部铸造成金通宝,至少也是三十万万以上的巨款。

关键这还是一项可以持之以恒的产业。

随着朝廷逐渐回收民间的黄金,铸造成金通宝,这个数据可以无限成长下去。

和这种巨大的功劳比起来,赏赐一些钱帛、爵位,也就没什么了不起的了。

张季早就料到皇帝会有重赏,闻言并不意外,躬身拜道:“臣替诸位同僚谢陛下隆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