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开业

林晓秋对她自己配制的火锅底料配方有十足的信心。

这个配方她是结合了上一世待过的好几家店子综合得出来的。

如果能轻易被别人学了去,也算那人厨艺有天赋,她会为此感到高兴。

她并不拘泥于靠这个底料配方垄断火锅市场。

“你这么有把握就好,阿姨是有些担心客人学会做之后,咱们生意不好做。”

“您放心吧,县城这么大,我配制的底料独一无一,谁也抢不走属于我们的客人。

如果客人自己能做的话,要咱们生意人做什么?术业有专攻,您相信我。”

贺文珍隐隐担忧,觉得林晓秋太实诚,连底料的配方都能轻易写给不认识的人。

这要是客人都学会了,谁还来店里消费,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她倒是心大。

两人说话功夫,郭骏已经宰杀好一条草鱼,凑过来。

“妈,晓秋知道分寸,您别太小心眼。鱼我已经处理干净了,牛肉也切好了,咱们是不是开饭?我都饿了。”

林晓秋听郭骏饿了,忙用火钳夹起两个燃烧的蜂窝煤放进新买的小炉子里,架起八卦锅倒进热水。

“今天先用热水代替锅底,明天我熬一锅骨头汤,那样更香。郭骏,咱们买漏了煮骨头汤的大锅,明早还得去一趟。”

“没事。我陪你去。”

“算了,你明天先去学校吧,你这段时间住院落下了很多功课,虽然都有在复习,但和同学一块交流习题还是很有必要,我和阿姨两个人忙得过来。”

郭骏拗不过林晓秋,只好答应,贺文珍心底对林晓秋这个儿媳更加认可。

林晓秋分得清轻重,郭骏的确已经耽误了一个多月时间,她正想催他明天去学校跟进度。

“晓秋,我听骏骏说,你明年六月也要参加高考,你要不和他一块去学校复习功课?店里我来招呼?”

贺文珍已经看出林晓秋是个极其聪明机警的姑娘,要是不上学太可惜。

“阿姨,我不急,我学期末会去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我才能去学校和郭骏一块复习,您不用担心我的学业,我自己平时也有看书,不会因为开店影响考大学。”

贺文珍彻底放心下来,林晓秋眸光中透出的自信与从容,说服了她。

三个人忙碌好晚饭,围坐在一块,小炉子放在桌上正合适,也不算很高。

只是考虑到长时间这样的话,桌子迟早要被烫坏。

林晓秋当即决定把店里的桌子改造一下,中间切成圆,悬空做两个挂钩,到时候在炉子两侧安两块吊环,这样就能把炉子从悬空的洞里放进去,正好扣住吊环。

火炉的高度与桌子高度齐平,方便客人使用。

三个人坐在一块吃火锅,林晓秋先试了试底汤的味道。

“你们要先吃牛肉还是鱼?”

鱼的话,林晓秋已经简单腌制了一会,没有腥味。

只是如果和牛肉一块下锅的话,多少有些别扭,但她要尊重阿姨和郭骏的想法。

“先吃牛肉,鱼一会再吃。”

贺文珍当然明白鱼和牛肉不能一块下锅,当即倒了半盘子牛肉下锅,林晓秋放了一些蔬菜,有豆尖,薄荷,小瓜,土豆。

煮了十分钟,林晓秋张罗大家夹菜。

“已经熟透了,快尝尝味道。”

郭骏因为还是结核病期,林晓秋准备了共用的勺子和公筷。

郭骏用公勺盛菜,开始大口的狼吞虎咽,冲林晓秋竖大拇指。

“真好吃,晓秋,这锅底也太香了,比我们在杭市吃过的那两家店还要好吃。”

贺文珍看看儿子,又看看晓秋,怀疑儿子是假意恭维林晓秋,一个底汤而已,能有多好吃?

林晓秋忙着配蘸碟,对于郭骏的夸赞一笑置之。

她上辈子在餐饮店干了七八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贺文珍自己亲自尝过后,差点惊掉下巴,加上有些烫的缘故,她又舍不得吐掉,生生吞了下去。

“晓秋,你都放了些什么在里面?怎么这么好吃?难怪那几个路过的要尝试,简直太好吃了。”

林晓秋把调好的芝麻麻油蘸碟,小米辣卤腐蘸碟,以及糊辣椒小葱蘸碟摆成一排。

“你们挑,剩下的是我的。”

贺文珍选了芝麻蘸碟,郭骏选了胡辣子蘸碟,林晓秋吃小米辣的。

一家人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路过的人闻见火锅香味,都要停下来往里头看上一眼。

林晓秋已经想好了火锅店主营的四大菜,一个是麻辣胡椒鱼,一个是清汤酸辣牛肉,加上一个酸笋麻辣鸡,最后一个香辣清汤黄鳝。

转眼三天过去,林晓秋和贺文珍起了个大早,在菜市场穿梭,开始购买各类蔬菜,肉类。

林晓秋算好了楼上楼下的桌子,共12张。第一天开张,她和贺文珍商量了一下,备了20桌菜品,但有些担心卖不完。

两人各自分工,互相帮衬,临近中午时,菜品已经全部备好。

林晓秋现炒火锅底料,不多时味香四溢,吸引了许多来往群众的关注,但还没人走进店消费。

她一点也不着急,底料才炒好两份,就听见一伙人进店的声音。

“老板,今天开张吗?我们等了三天,今天能吃上火锅吗?”

林晓秋走出一看,店里来的人正是之前尝过她底料的那五个人。

“你们是头一拨客人,欢迎光临,可以先点菜。”

贺文珍瞅见有客人上门,忙往大炉子里放进两个蜂窝煤,一会给客人送到他们的餐桌。

“那挺好,不用等。哥几个,今天我请客,下回你们再轮流。”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率先开口。

几个人笑着答应,各自点菜。

他们今天点了酸笋鸡,几个人有些期待。

底汤和底料林晓秋一早起来煮好,鸡肉她也提前下锅煮了三十分钟,现在只要架起火炉放上锅子等吃就行。

林晓秋很快调好锅底端过去,贺文珍已经架好小火炉。

菜上齐后,林晓秋笑着问客人:“需要蘸碟的话,你们自己去调料区调,自助的,调料不收费。”

客人满意的点头,纷涌而至调料区。

林晓秋没想到第二桌客人是隔壁五金店的一家六口。

她热情又客气的尽心招待。

由于她在店门口挂了块小黑板,开张当天全场七折,酒水免费,吸引了很多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