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国师怎么下得去嘴啊

长江飘来的雾气慵懒散去,和煦的阳光重新照耀在南京城中。

南京作为都会之地,靡丽之乡,有六朝烟水,江南贡院,也有甲第连云,秦淮风月。

其壮丽繁华,东南之冠。

文采风流,甲于海内。

但那些,都距离普通老百姓有些遥远,真正熙熙攘攘,充满了市井气息的地方,是位于北城的钟鼓楼一带。

朱元璋还未称帝时,在南京设太史监,而明太史监首任太史令正是刘基。

大明每座像样的城市都设有钟鼓楼。

为了让全城的百姓,都能清晰听到晨钟暮鼓,钟鼓楼自然建在城市的中央位置。

南京城也不例外。

此外,钟鼓楼还设有鼓楼这一报时机构,由掌管报时的官吏专门掌。

其目的是为了统一全国的时间。

正在这时,马车缓缓停下。

车夫打开了车门,说道:

“楼主,到了!”

“嗯!”陆涯点点头,说道:

“下车吧。”

说着,他首先起身,缓缓走下马车。

朱棣等人跟在其后。

下了马车,一个一个青石铺就的宽阔广场便映入眼中。

虽然已是六月,暑热扑面,但广场上还是有许多文人雅士、四方游客,专门前来瞻仰巍峨壮观的钟鼓楼。

吟诗作曲!

陆涯指着那些文人雅士,问道:

“你们看那些文人,衣着光鲜,白面无瑕,羽扇纶巾,还时不时做诗两首。”

陆涯看向朱标几人,问道:

“他们是不是大明的百姓?”

朱标首先回答:

“这群书生,无官无职,当然是百姓。”

其他人纷纷点头。

唯有朱棣,皱着眉头,不知在想什么。

陆涯笑了笑,转身继续走。

朱标等人继续跟上。

鼓楼广场尽头,是数条六七丈宽的繁华街道,由此通向南京城的四面八方。

这一次,他们来到了一处闹市。

这个闹市,有好多的小贩,他们挑着担子,叫卖着各种吃食玩意儿。

“卖馄饨咯……”

“卖烧饼,一文钱三个。”

吆喝声和叫卖声,络绎不绝。

陆涯指着这些小商小贩,笑着问道:

“你们看,他们是不是民?”

朱标皱眉道:

“国师,这些小贩,当然是我大明的子民,国师为何如此问?”

陆涯不回答他的话,只是继续往前走。

几人穿街过巷,一路往北。

走了将近两个时辰,走得几个皇子双腿发软,饥肠辘辘,这才出了南京城。

沿着官道一直走,几人很快来到一片乡下区域,这里距离南京主城已经五十里,四周荒无人烟。

不多时,陆涯带着几个皇子,来到一户棚子,这里面竟然住着人。

进了棚子,却是有一股怪味。

朱标几个人,蹑手蹑脚的,生怕沾着一点污迹,里头有一户人家,他们也带着几分畏惧地看着这些人。

陆涯笑了笑,道:

“老人家,借个宿可否?”

这户人家,有一个年长的汉子,一个带着破絮虎头帽的小子,还有一个老妪,似是有些病了,躺在稻杆铺的被里。

“小人……见过贵人。”

朱标等人警惕地看着他们,面容有些不自然,似乎是受不了这里的味道。

他们不由看向陆涯。

只见,陆涯仿佛没有任何不适,很自然的,就随地找了个地方坐下。

朱棣皱眉看着周围,同样有些不适应。

似这样的贱民,他平时是难触碰的,他可是皇子,天潢贵胄,何等的身份。

宫里的下人,都穿的比他们好多了。

最重要的是,几个皇子,都很嫌弃这一家人身上的馊味,臭烘烘的,难受极了。

这户人家的男人也老实,不敢去挨着陆涯他们,只是让孩子照顾病人,自己便去外头支的灶棚里做饭了。

这户人家,似乎也没有赶人的打算。

朱标看着陆涯,想了想,也坐下来,然后安静地等着。

朱棣见朱标坐下,也跟着坐下。

朱棡犹豫了一下,也坐在一旁。

朱樉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不过国师和大哥都坐下来,自己哪怕受不了这里的味道,也不得不坐下等待。

朱橚则有些好奇地看向那个生病的老妇人,似乎是想去给她看病,可一想到自己还不会医术,又只能黯然放弃。

屋子里,照顾妇人的孩子,也在好奇地打量着朱标几人,他好奇道:

“你们好!”

不多时,男人便把做好的吃食端了上来,还特意寻了几个新碗,给陆涯等人,各自端了一碗。

朱标看着陶碗,竟觉得胃里翻滚,想吐。

他摇摇头道:

“不了,我不吃了。”

“吃一点吧,公子,不吃会饿的。”老汉劝说道。

朱标沉默不语。

老汉又看向其他几个皇子。

朱樉等人,纷纷打了个激灵,连连摇头:“我不吃!”

“给我吧!”突然,陆涯这时开口了。

“噢!”老汉便把那一碗吃食递给陆涯。

就这样,陆涯当着朱标几个人的面,大口大口地,把那碗看起来十分肮脏的吃食,喝的一点不剩,完全没有看出他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朱标兄弟几个面面相觑。

国师……怎么下得去嘴啊?

PS:日常求花和票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