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蓝田生玉八奇技 (下)

庞德公奇道:“黄小友为何选‘奇门术’、‘治世学’?来过水镜庄的学子,选这两科却是最少的。”

“奇门术”指的是当下并未流行的技术,比方说“鲁班书”在汉朝时就是禁书,所以偏“奇”。时人的阶级层次分为“士、农、工、商”,“奇门”更似“工人”,也被称为“奇yin技巧”,属于偏门旁道。

而“治世学”更是管理国家、处理国务的智慧,这种格局是顶流人物才会用到的。即使像石韬这样偏政务型的人才,也只能从“道学”、“经学”入手。除了管理国家的知识以外,还有“识人”、“御人”等技巧。说白了更像“管理学”,只不过管理的不是企业,而是国家。因此,大部分学生觉得自己是用不上的,当今天下属于“刘氏”,自己既非皇亲国戚,亦菲封疆大吏,不如学些自己更擅长的,可以一展才能。

黄射心想:“前世有传言说诸葛武侯创造的‘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和操练士兵的‘八阵图’,其实都有黄月英的参与。看来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黄彦承家藏万卷,黄月英又异想天开,如果早期就能获得这些技能,那么早日后争霸天下时肯定会大有优势。尤其是‘诸葛连弩’,对荆州士兵的战斗力提升很大。荆州兵多步卒,擅水战。但日后东吴亦是水战之王,自己没有绝对的胜算。北方平地较多,骑兵冲锋优势极大,还有西凉铁骑、虎豹骑等优秀的骑兵兵种,荆州毫无优势可言。故此,只能在弓弩上多下功夫。况且自己还有两千年的中外见识,结合当下已有的知识,看看能否发现新的科技。毕竟,‘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嘛。至于‘治世学’更是不用多说,自己两世为人,当然想看看自己最大的成就能在哪里,此时却是不能直言。”

黄射整理思路,徐徐道:“两军交战,除了谋臣运筹帷幄,主帅兵法娴熟,将领刚猛勇武,士卒悍不畏死之外,自然还涵盖了天时、地利、人和,装备精良、粮食充足等因素,这些都关乎这战局的成败。‘奇门’一学正可以查漏补缺,使我军获得额外优势。”xizu.org 柚子小说网

黄承彦点头道:“不错,世人都小瞧了‘奇门’的作用,若将‘奇门’修至高深处,如有神助。兵者,分为可见之兵和不可见之兵,日月星辰,风云水火,山川灵气,万物万象,皆为神兵。”

黄射得到黄承彦认可,信心大增,继续道:“射听闻,汝南许子将曾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今曹操虎踞兖州,有雄霸中原之势。如此‘治世之能臣’当属吾辈楷模!”

众人皆一愣,却没想到黄射的志向竟然标榜曹操。

黄射的老子也不过是江夏太守,在刘表手下甘当爪牙。黄射竟然想跟现在的“兖州牧”曹操看齐,属实让人大吃一惊。

他们不知道黄射的真实想法,如果知道黄射内心所想的是如何权谋天下的话,多半会以为黄射痴人说梦,无可救药。

庞德公先是有些愕然,然后却是挺直了佝偻的腰杆,说道:“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德育既然有此志向,我必亲囊相授。”

司马徽赞同道:“好啊,好。”

童渊佯怒道:“你说谁都好,别叫‘水镜先生’了,干脆叫个‘好好先生’。”

司马徽微笑回道:“雄付兄刚才说的话,也很好。”

众人皆乐。

黄射已然得到几位水镜先生的肯定,便执生礼,跪下叩首拜谢。

“咳咳”。司马徽清了一声嗓子后,说道:“第一关要尔等携带推荐信,是要求入水镜庄着必须是我等赏识的贤良之才。第二关要尔等八选其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则是《论语·为政》所言‘因材施教’。切莫浪费光阴。至于第三关嘛,黄射你过来,第三关需要你来完成。”说罢,司马徽往后挪了挪,远离众人。

黄射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却只能趋步走进司马徽。

司马徽道:“低头。”

“啊?”

“将耳附与我口边,难道要我老让人仰着头跟你说吗!”

“哦哦,是小子疏忽了。”

黄射无奈,俯身侧耳倾听。

司马徽有些不好意思的搓搓手道:“想来你也知道,我几人和家眷长居水镜庄,却无俸禄和生计,之前全靠庞德公和彦承兄接济,所以你看这学费...”

黄射一听了然,原来司马徽等人隐居此地,却没有生活来源,一家老小的开销之前都是黄彦承和庞德公给予的,如今怕是已剩不多,要不然之前也不会见到司马徽前去卖猪。

黄射奇怪道:“为何偏偏选小子来问?”

司马徽理所当然道:“元直和广元衣着朴素,显然是寒门子弟。幼平更是风吹日晒,显然常年在外奔波,不似富贵之人。而你生于黄家,又是黄祖的嫡长子,衣着华丽,脚踩丝履。老夫不问你要问谁要?”

黄射哑然失笑,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将拜师礼准备妥当,要不然还真有些尴尬。不过心里却还有些鄙夷:“还名士呢,看来也不能免俗。”

心里虽然如此想,面上却是滴水不漏,道:“德操先生说的是,小子早有准备,正巧充当我四人的学资,还望先生莫要推辞。”

“学资”一词是黄射先编,有点挪揄司马徽的意思。

司马徽却是不在乎,顿时红光满面,满意道:“此事莫要声张,你晚点将东西送我屋中即可。”

黄射点头称“诺”。

“咳咳”。司马徽又清了清嗓子,对众人说:“第三关黄射已经通过,尔等即刻起已是水镜庄的学生,今后尔等就在此学习、宿寝。尔等歇息几日,便可就学。”

随后又说了一些水镜庄的规矩,比如从何时辰到何时辰于“演武堂”学习“武术”,何时辰到何时辰于“幽居斋”学习“经学”。比如,每日辰时,所有弟子都要于“荐贤堂”学习《论语》等经典巨著,每日酉时,所有弟子都要在庄外挑水劈柴,锻炼身体。

黄射对学习上的事情一点都没有异议,但对于“挑水劈柴”是真的锻炼身体,还是只是“压榨劳动力”而心有怀疑。

絮絮叨叨介绍一顿,众人用心记下。司马徽唤过小童,让小童将其他学生叫来,今后他们就是砚席同窗了,自然要先认识认识。

此时正是饭后休息时间,小童很快就将水镜庄的学生一一唤来。

最先到来一人未及弱冠,和黄射差不多的年龄和个头,健步如飞,器宇轩昂。唇上蓄了胡须,背后一把长枪一把长弓,却是吃饭都不离身。此人进来后先向童渊行礼,再向众人一一抱拳道:“益州蜀郡张任,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众人连说:“请张兄多赐教”。

又来一人,绿衣高冠,温文尔雅,拜见诸位水镜先生后,对黄射等人施礼道:“汝南孟建,字公威,见过诸位贤弟。”

他年岁看起来比众人大些,叫声“贤弟”,并不为过。

随后又来一人,身穿棕色精壮,腰间配刀,双目有神,下颌蓄须,给先生行礼后,道:“南郡霍峻,字仲邈。”

此人虽惜字如金,未有亲善之举,但黄射内心惊喜,因为他听过霍峻的名字,只是不知道原来霍峻也是水镜门徒。

历史上,刘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进至葭萌关后,准备南袭刘璋时,便留霍峻镇守葭萌城。葭萌城便是刘备的后方大本营,若是丢了,刘备不但腹背受敌,更是毫无退路。由此可见对霍峻的信任和器重。更难得的是《三国志》记载:“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已数百人的兵力,守城一年有余,更是趁机阵斩敌将首级,大破刘璋军万人。难怪连陈寿也要赞一声“霍峻孤城不倾”。

竟然还有意外之喜,黄射已经打算跟霍峻斩鸡头、烧黄纸、拜把子了。

最后又进来一人,稀稀拉拉,衣带不齐,甚是朴钝。只见他眉短唇薄,双目细长,右脸颊上有颗好大颗黑痣,上面竟还有跟毛长!

那人拜见水镜先生们后,仰着头,露出一口龅牙,似乎再用鼻子对黄射等人说道:“襄阳,庞统。”便不再言语。

霍峻虽也少言寡语,但显然是性格所致,并未有轻慢众人之意。而此人神态倨傲,只报个名不报字,分明是把大大的“不屑”写在脸上。

徐庶等人暗自摇头,水镜先生们也皱眉不悦。

惟有黄射,脸上更是惊喜。

黄射激动道:“可是‘凤雏’,庞统先生?”

一旁的庞德公心道:“‘凤雏’此号,形容庞士元当真恰当非凡。只是士元持才傲物,木强则折呐。”

庞统听到黄射把他比喻为“小凤凰”,内心暗爽。终于把高傲的脑袋低了低,用一双细眼撇向黄射道:“哦?没想到你还有点眼力。只是‘凤雏’之名,庞某愧不敢当。”

众人只以为庞统高傲自大、目空一切,没想到还有谦虚的时候,对他稍有改观。

司马徽暖场道:“庞士元小友虽然拜在水镜庄门下,但他的才学其实和老夫想必也不遑多让。老夫还在颍川时,士元曾步行两千里,专程来寻我。他与我在桑树下相谈甚欢、不分昼夜。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司马徽圆滑世故,一边替庞统道出他的字,一边夸赞他的才能。希望让众人莫要因庞统的性格高傲就不屑与他结交。

众人听到司马徽如此说,暗想黄射应该已经知晓庞统之才,否则又怎么亦“凤雏”称之?

黄射也是纳闷,以为“凤雏”庞统众所周知。其实此时,庞德公还未赠与庞统“凤雏”之名。

司马徽继续呵呵笑道:“水镜庄成立不到二载,现役四名弟子。加上黄、徐、石、周四人,便有八人。此前还有两人已经离庄,一人为南阳韩德高,一人为襄阳向巨达。汝等皆为同窗,日后若是相见,宜相亲、应友尽。”

司马徽说的“相亲”、“友尽”不是让男女相亲和绝交的意思,而是让他们相近相亲,尽力扶持帮助的意思。

后世曾有戏言:“男人四大铁”里“同窗”是“四铁”之一。时下之人拉帮结派,抱团取暖皆是“同乡”、“同窗”之人。黄射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黄射却是想到已经离开的两人名字,思索道:“韩德高是谁?莫不是就是州牧府上的韩嵩?向巨达应该就是石韬提过的向朗,也就是向宠的叔父。自己是向朗的师弟,那自然要长向宠一辈。”想到向宠,那个和自己性情相投的少年英才,心头不禁有些微暖。

————————————————————————————————————

《英雄记·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於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